今年5月,海關總署、中國海警局以寧波為主戰(zhàn)場破獲了一起成品油走私大案,案值高達8億元。
涉案主犯是寧波的一名船務大佬,他在全國有7家分公司。
當時這條新聞被報道時,有一個細節(jié)曾讓人津津樂道:就在專案組準備行動的前一天,這名大佬卻似乎聽到了風聲,準備開溜。為此專案組提前了10多個小時展開行動,才將他在電梯內擒獲。
嫌犯是怎樣嗅到危險的?最近,北侖法院公開兩份判決書揭開了謎底,抓捕經(jīng)過堪比一部“無間道”。
再晚1分鐘他就溜走了
今年3月,海關總署和中國海警局成立專案組,聯(lián)合開展一次走私成品油的查緝行動。查緝行動的主要對象是一家叫“千和集團”的船務公司。
該船務公司在寧波、廈門、深圳、天津、上海、青島、大連擁有7家分公司,成品油走私業(yè)務遍布全國沿海7個主要港口,并在各港口都占有較大的業(yè)務份額。該船務公司的總部在寧波,董事長朱某,也是寧波人。
此次行動專案指揮部就設在寧波海關緝私局。
據(jù)此前媒體報道,最初擬定的抓捕行動計劃是在4月16日凌晨??稍诰嚯x行動還有10多個小時的時候,專案聯(lián)合指揮部卻發(fā)現(xiàn)朱某有異動,他似乎嗅到了什么。
這次行動牽涉8個直屬海關2000多名緝私警察、190個行動小組,寧波是最重要的戰(zhàn)場,是否提前行動,關乎全局。在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指揮部下達了提前行動的指令。
果然,當負責抓捕朱某的1號抓捕小組趕到“千和集團”總部朱某的辦公室時,卻被告知朱某5分鐘之前離開了,去向不得而知,手機全部關機。
抓捕人員心中一咯噔:“他要跑!”
因為朱某持有護照及港澳通行證,擁有香港居住身份,如若潛逃境外,再想抓他就難了。抓捕小組火速趕往朱某的住所,并封鎖所有出口。
趕到朱某住處,抓捕人員發(fā)現(xiàn)電梯停在17樓,朱某就住在那層。隨后電梯一路下行,抓捕人員判斷,電梯里是朱某的可能性很大,他應該是想下到地下車庫駕車逃跑。
說時遲那時快。在電梯樓層顯示在2樓時,抓捕人員果斷摁下電梯的下樓按鈕。電梯門打開一剎那,一張看了無數(shù)遍的熟悉面孔出現(xiàn)在抓捕人員眼前。
確認了朱某身份后,抓捕人員立刻將他拿下,并在他隨身攜帶的行李箱中搜出大量物證、出入境證件和大量現(xiàn)金。
寧波的這次抓捕行動,包括“千和集團”的董事長、董事、財務總監(jiān),共有57名涉案人員落網(wǎng),到4月17日中午,全國8個省市有250名嫌犯被抓獲,查證的走私成品油有44萬噸。
通風報信的是海警“內鬼”
規(guī)模這么大的一次查緝行動,一開始查緝對象是絕對保密的,朱某是怎么嗅到危險的?
在相關人員悉數(shù)落網(wǎng)后,浙江海警總隊籌備組工作人員陳某浮出水面。
原來,籌備組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承擔打擊海上走私活動,在獲悉籌備組近期有緝私專項行動后,4月14日晚上,陳某找到中間人馬某討論此次專項行動的打擊目標是誰。
當晚,馬某找到時任浙江海警總隊寧波海上緝私處辦案科科長方某(另案處理),向其了解這次行動的打擊對象,但未得到消息。
第二天上午9點多,馬某從方某處得知此次打擊對象是“千和集團”后,立刻將該消息告知了陳某。陳某決定馬上前往北侖,將消息告訴寧波北侖千和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夏某(另案處理),讓夏某通知朱某等人逃跑。
起初馬某想阻止陳某,但沒有成功,于是他決定陪陳某一同前往,并提出讓海上緝私處基地的原物業(yè)人員王某送紙條,陳某同意了。
兩人趕到北侖后,在北侖區(qū)寧波港大廈附近的一條小路上,陳某將一張寫有“請通知朱某趕緊逃命去吧,急!”的紙條通過王某交給了夏某,又給夏某打了電話,讓他通知朱某“立刻出去避風頭”。
接到消息的朱某又通知了公司其他3名人員逃跑。
因為故意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陳某和馬某的行為都構成了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近日,北侖法院對兩人分別作出一審判決,身為負有查禁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陳某獲刑2年,馬某獲刑1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