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21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吳曉鵬 通訊員 邵亞波 鄭之超)“爺爺您怎么知道我想要這本書呢?真是什么都瞞不了您呢。您最好了!”4月19日下午2時,寧波大學外語系宿舍外,一個小女孩拉著爺爺?shù)氖?,親昵地說話,年近七旬的“爺爺”、國網(wǎng)寧波市鄞州區(qū)供電公司退休職工胡春華,剛剛從寧波鄞州橫街鎮(zhèn)家中驅車趕到寧波大學,只為了專程給“孫女”葉晶晶送上一本英語專業(yè)4級工具書——《完形語法詞匯》。
“我是從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你向同學‘求援’,我和你奶奶昨天就到書店去給你找來了。”面對慈祥爺爺?shù)募毿?,葉晶晶連連撒嬌。
不知道的人,都會以為這是一對親爺孫。其實,他們并沒有血緣關系。
這對爺孫相識于2008年2月的一場冰災。當時,已經(jīng)58歲的胡春華隨鄞州供電公司電力搶修志愿隊赴龍泉市龍南鄉(xiāng)支援抗冰保電。
2008年2月,到達龍泉的第二天,胡春華隨搶修隊到了一個只有10幾戶人家的黃燕村搶修線路時,他看見一個10歲左右、臉上長滿凍瘡的小女孩,怯生生的。
山里長大的孩子從沒見過外人,所以當胡春華問她叫什么名字時,她害羞地低下了頭。一旁的村民告訴他,女孩名叫葉晶晶,12歲,因為父親有腎病不能干活,家里全靠她媽打工掙的錢過日子,連住的房子都是租來的。
鄰居的話讓胡春華動了惻隱之心。
“孩子,你一定要把書讀下去,家里有什么困難爺爺幫助你。”胡春華在一張紙上寫下手機號碼,又從口袋里摸出200元錢,塞到女孩手中。回寧波前的幾天,他又特意到葉晶晶就讀的龍南小學,告訴老師自己想與葉晶晶結對,希望老師能及時聯(lián)絡他告知晶晶的學習情況。
回到寧波的家中后,胡春華把葉晶晶的情況告訴了老伴和兒子。沒想到老伴說:“老頭子,我們把這孩子認了吧,今后她就是我們的孫女。”兒媳婦也說:“老爸,你馬上要退休了,如果你以后資助不下去,我們會接替你的。”
從此,胡春華每年都會匯4000元生活費給葉晶晶,看到合適的衣服鞋子、學習用品,包括葉晶晶父親要吃的保健品,他們就經(jīng)常買了寄過去。
2009年暑假,在胡春華的一再邀請下,葉晶晶父女來到寧波,在胡春華家住了12天。胡春華和老伴陪著他們游覽了寧波有名的景點。胡春華的兒子和兒媳婦還陪他們去影城看電影;上游樂園體驗各種快樂游藝……
有了和胡春華一家人“親密接觸”的經(jīng)歷,葉晶晶和“爺爺奶奶”一家越發(fā)熟悉起來?;氐郊亦l(xiāng)后,她每星期都會打電話向“爺爺奶奶”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家里有什么難事也會告訴“爺爺”。
2015年6月,葉晶晶就要高考了,胡春華和老伴像所有考生家長一樣天天提著心。胡春華左等右等,等來了好消息。“爺爺,我考了657分,進一本線了。”那一刻,胡春華和老伴高興地流下了眼淚。
接下來是選擇學校的時候了。葉晶晶與胡春華商量,選哪所大學好?胡春華問她最想讀什么專業(yè)。葉晶晶說:“最希望當英語老師和翻譯。”填志愿前的那些日子,胡春華像個家長一樣不斷地與親朋好友商量,在網(wǎng)上查找各個大學信息。
“讓晶晶來寧波讀書吧,到時我們可以照顧她。”胡春華和老伴達成一致讓晶晶第一志愿填報寧波大學英語專業(yè)。
最終葉晶晶被寧波大學英語系錄取。
2015年8月11日,葉晶晶隨母親提前到寧波在胡春華的家住了19天。期間,胡春華一家給晶晶買了被子、床單、墊被、新衣服和日用品。學校報到那天,胡春華又給晶晶買了自行車,還把家里那間兒子結婚用的大房間讓出來給晶晶住。每個周五下午,他就開車把晶晶接回家,周日下午又把她送到學校。
在胡春華這個有愛的家,久而久之,葉晶晶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這個家庭的一員,就連街坊鄰居也都以為葉晶晶就是胡春華的大孫女。而晶晶每次回家,都搶著做家務。吃飯的時候,她都先剝兩只蝦塞到“爺爺”的嘴里。吃完飯,她都搶著擦桌子、洗碗。晚飯后,晶晶便攙著“爺爺奶奶”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