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寧波

首頁>地方頻道>寧波>民生

寧波有群職業(yè)打假人 盯上外包裝標簽頻頻投訴索償

   QQ截圖20160726100213.jpg

 

       周末的南塘老街,老王的寧波特色副食品店人來人往,兩名男子的出現引起了他的注意。最近幾天,兩男子頻頻出現在店里,查看食品包裝盒上的標簽。“這明州酒有問題,楊梅酒功效介紹,還有中華第一酒的字樣”,“算了吧,明州酒那個老頭忒難弄,去年好多人投訴,沒成功過。”兩人的對話暴露了他們的身份:職業(yè)打假。他們口中的老頭,是鄞州一家傳統酒坊的主人李召寶。

  從最初的支持打擊假冒偽劣,到如今同職業(yè)打假人的博弈,李召寶見證了職業(yè)打假人這個群體的異化:很多職業(yè)打假人如今不再像當初那樣針對產品的質量好壞和假冒與否,而專門針對產品外包裝標簽上的瑕疵投訴舉報,申訴索賠。

  “打假”成功后承諾5年內不來

  在老王的印象中,職業(yè)打假人在南塘老街的出現,是從2015年年初開始的。因為曾遭遇過職業(yè)打假人的打假,老王對這個群體格外關注。

  去年5月,老王接到電話,要他去轄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一趟。老王到了后得知,兩名男子投訴說他店里賣的東西存在虛假宣傳的嫌疑,違反了廣告法等等。

  原來,兩名男子在他店里買了某品牌的金槍魚和小京生花生,一共2000多元,隨后以產品外包裝上標注的金槍魚功效,花生營養(yǎng)成分和功效等內容,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舉報投訴,聲稱外包裝的標簽違反了廣告法,屬于問題食品,要市場監(jiān)管部門查處,并提出10倍賠償。

  老王以前聽業(yè)內同行說起過職業(yè)打假,沒想到這回輪到了自己,不過他畢竟在食品行業(yè)多年,對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還是相當了解。他向執(zhí)法人員解釋,外包裝標注金槍魚的功效,并未特指他這個品牌的金槍魚,而只是泛指,這屬于科普類知識,因此并不構成虛假宣傳,也沒違反廣告法。

  老王拒絕賠償,并告知職業(yè)打假人,如果不服就走司法途徑,上法院。雙方僵持不下,后來工作人員出面調解,勸說雙方都別折騰了,打官司也麻煩,適當補償點就撤訴結案算了。最終,老王同意調解,退了他們所買的全部貨品,又額外補了2000多元。兩男子得手后向老王承諾,5年內不會再到他店里來打假。

  打假人的這個“承諾”,讓老王如鯁在喉,他開始留意職業(yè)打假這個群體,發(fā)現身邊幾乎所有的食品企業(yè),都遭遇過類似的標簽打假。在南塘老街,每隔幾天就有一撥職業(yè)打假人出現,這里很多店都是老字號,產品標識容易出紕漏而被打假人抓住把柄。

  這不,文章開頭出現的兩個男子的對話,就引起了老王的注意。而他們的對話又引出了鄞州一家傳統酒坊的主人李召寶。

  幾乎都是針對外包裝的“打假”投訴

  作為明州米酒傳統釀造工藝的挖掘者和傳承人,李召寶的酒廠規(guī)模不大,名氣可不小,各種榮譽提升了知名度,但也引來了職業(yè)打假人的關注,結果是幾乎無休止的打假投訴。

  去年9月,職業(yè)打假人王某在寧海高速服務區(qū)的超市購買了明州米酒5瓶,價值400多元,隨后以“唯一國家級特產”等絕對化用語屬虛假宣傳為由,向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要求按相關法規(guī)進行10倍賠償。寧海市場監(jiān)管部門接到投訴后,第一時間對超市相關產品做了下架封存處理。王某隨后又跑到象山高速服務區(qū)超市,購買了同樣的產品,以同樣理由投訴索賠。

  老李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投訴,他第一時間通知超市,作為該產品的生產廠家,他會用法理和證據同執(zhí)法部門溝通處理。早在2013年,因為同樣的問題,老李就遭遇過職業(yè)打假人的打假,老李當時的解釋是,根據誰舉報誰舉證的原則,舉報人首先應該提供該產品并非“寧波唯一”的證據,然后再依法要求企業(yè)對產品標識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如果真實性有問題,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實際情況是,職業(yè)打假人無法提供任何證據。

  就在老李和市場監(jiān)管部門斡旋溝通的時候,他接到舉報人王某已經撤訴的通知。超市方后來解釋稱,為了息事寧人,他們給了王某5000元補償,換來了王某的撤訴。

  老李無法理解這樣的處理結果,即使虛假宣傳的事實成立,依法也只能3倍賠償,而職業(yè)打假人索賠5000元才同意撤銷投訴的行為,明顯超出了正常范圍。在老李看來,正是這種怕麻煩,花錢消災的心理,才給了職業(yè)打假人更多的空間,縱容了他們的投訴索賠行為。

  隨后,職業(yè)打假人針對明州酒品外包裝上的標識問題,展開了集中式“打假”。僅去年下半年半年時間,職業(yè)打假人就買光了余姚、奉化、象山等寧波境內幾乎所有高速服務區(qū)內他們認為有問題的明州酒,繼而向轄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打假索賠。

  轟炸式的打假投訴讓老李疲于應付,那段時間,他幾乎天天捧著材料在各地的市場監(jiān)管部門奔波,舉證產品的外包裝并無虛假宣傳的嫌疑,也得到了部分執(zhí)法人員的認同,所以目前除寧海的那起因超市私下給錢被打假索賠成功之外,其余的打假投訴均未得到支持。

  其間,記者親歷了他們同職業(yè)打假人俞某的一次索賠調解。

  一次拉鋸式的調解談判

  來自上海的職業(yè)打假人俞某與其同伴在余姚高速服務區(qū)先后三次購買了明州楊梅糯米酒、桑葚糯米酒等四款產品,隨后以產品標識中有虛假宣傳,違反了廣告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理由向余姚市場監(jiān)管局舉報。

  服務區(qū)工作人員回憶,俞某等人買光了服務區(qū)里所有這個品牌的酒之后,還訂購了一批,前后共花了1萬多元。

  余姚市場監(jiān)管局接到舉報后,依據相關規(guī)定通知被告方提交有關證據。雙方對產品標識是否違法各執(zhí)一詞,后在該局的主持下進行了調解。

  針對俞某先后三次購買該產品動機的質疑,俞某對他們職業(yè)打假的身份直言不諱,稱知假買假是法律所支持的。

  工作人員要俞某等人提交該產品本身質量有問題及因此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它損害的證據,俞某表示,產品質量本身沒問題,也沒造成人身損害,但這些產品的外包裝標識有問題,他們購買這些產品花費了1萬多元,還多次往返于余姚與上海進行投訴,存在財產損害的事實。正是因為產品質量沒問題,也沒造成人身損害,所以他愿意放棄10倍賠償的訴求,但要求5倍賠償。

  工作人員要其出示5倍賠償的法律依據,俞某稱產品標識虛假宣傳,屬于欺詐消費者,所以提出5倍賠償。工作人員提醒說,調解賠償也要有法律依據,即使欺詐消費者成立,按《消法》也是3倍賠償,沒有5倍賠償的規(guī)定。

  俞某表示,3倍賠償他們兩人做不了主,需要跟其他人商量,兩人隨后走出了調解室。幾分鐘后,兩人返回調解室,表示經過協商,可以接受3倍賠償。他們承認,從事職業(yè)打假已有多年時間,如今已不是一個人在打假,而是一群人。他們承諾,拿到賠償后就撤銷申訴舉報。

  針對他們3倍賠償的要求,服務區(qū)堅稱,3倍賠償有兩個前提,即產品質量有問題,消費者遭受損害和虛假宣傳事實成立。現在既然已經明確質量沒問題,那就要看虛假宣傳是否成立了。

  老李反復解釋,廣告法明確的范圍是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而他的酒外包裝上的內容,并未特指他的產品,都是廣為人知的科普知識,所以不存在違規(guī),更不存在虛假宣傳。如果一定要認為違規(guī),建議向法院起訴,讓法院來認定。

  俞某則稱市場監(jiān)管部門也可認定虛假宣傳,所以選擇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老李則堅持,就算市場監(jiān)管部門認定了虛假宣傳,他們也會依法提起行政復議,所以最終還得要由法院來認定。

  最后,服務區(qū)方提出了個折中方案:考慮到俞某他們所買的產品較多,為減少他們的損失,可以同意退貨,并額外支付從上海到余姚三次汽車往返的油費,其他條件概不接受。

  由于差距太大,調解并未成功。

  職業(yè)“打假”人改變策略頻頻得手

  李召寶說,剛開始,他也非常支持打擊假冒偽劣,職業(yè)打假人從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fā),對整個市場良性發(fā)展起到了很正面的作用,可隨著這個群體的異化,如今的現實是,絕大多數打假索賠的投訴與訴訟幾乎都是圍繞商品的標簽而生,與真正的假冒偽劣無關,他們不再針對食品的質量和假冒問題,畢竟這要經過取證,送檢等程序,難度大,花費也較高,但標簽問題就簡單得多,東西買過來,一紙投訴寄到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就等著賠償,幾乎是零成本,這是打假索賠的投訴與訴訟案件爆發(fā)式增長的原因。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出臺,2014年《食品安全法》也作了相應修改。

  相關法律規(guī)定,消費者舉證證明因食用食品或者使用藥品受到損害,初步證明損害與食用食品或者使用藥品存在因果關系,并請求食品、藥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食品、藥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能證明損害不是因產品不符合質量標準造成的除外。

  最高法的這個司法解釋強調對造成消費者損害的要支持,沒損害的不支持。該規(guī)定已非常明晰,賠償獲得法律支持的前提是消費者能舉證證明有受到損害的事實,這正是目前職業(yè)打假人在法院以標簽問題索賠起訴,已很難贏得官司的原因。

  鑒于此,職業(yè)打假人改變策略,不走訴訟而只向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不僅能更方便地獲得賠償,還能獲得一定比例的舉報獎勵,更重要的是如果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不支持,他們又可以行政不作為等理由狀告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施加壓力。

  這種策略的改變,讓職業(yè)打假人頻頻得手。他們只需要花很小的成本投訴企業(yè),而企業(yè)應訴不但費時費力,請個律師也是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大多選擇了花錢消災,私了撤訴。在鄞州,有家企業(yè)因產品標識上寫了句“選用寧波優(yōu)質雪里蕻為原料”而被投訴到市場監(jiān)督部門,最后因企業(yè)無法提供“優(yōu)質雪里蕻”的證據而向職業(yè)打假人賠錢了事。

  記者查詢浙江法院公開網了解到,像職業(yè)打假人王某,一年時間內就向杭州和寧波等地的法院民事訴訟10多起,或狀告商家,或狀告當地的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其中絕大多數案子最后都以撤訴而結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層執(zhí)法人員告訴記者,職業(yè)打假發(fā)展到今天,這個群體確實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部分職業(yè)打假者抓住商品標簽上的問題,轟炸式地進行打假投訴索賠,基層市場監(jiān)管部門接到的此類案件數量逐年增加,如何處理好這些投訴舉報,已成為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和社會問題。

  國家工商總局正完善《消法》實施條例

  為應對這種職業(yè)打假人的標簽“打假”,5年前,李召寶就開始關注這個特殊的群體,并研究相關法規(guī),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為業(yè)內同行出謀劃策。如今,在寧波的食品行業(yè)圈里,他的執(zhí)拗和較真已小有名氣。

  他還聯合食品圈里的同行,與各地的市場監(jiān)管部門共同探討食品管理的相關法規(guī),依法維護企業(yè)的合法權益和市場公平秩序,盡可能不給職業(yè)打假人留下把柄。

  長時間的溝通交流,老李關于商品管理法規(guī)的理解及對標簽的一些舉證也得到部分執(zhí)法人員的認同,在面對標簽打假案件時做出了不同的處理。像那個副食品店的老王,同樣的標簽問題,海曙這邊走的是調解的路子,當事人補償給職業(yè)打假人2000多元后撤訴結案,而在鄞州那邊,執(zhí)法人員稱如果標簽有問題,調查確認后會依法做出處理,至于賠償,因為無法舉證受到損害,不予支持。

  據老李介紹,2014年開始,杭州、上海等地的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就提高了標簽投訴打假案件的受理門檻,職業(yè)打假人只好向法院起訴,但勝訴的幾率很小,2015年初,很多職業(yè)打假人轉戰(zhàn)寧波,通過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進行標簽索賠。據一些職業(yè)打假人表示,目前活躍在寧波的這個群體人數不少。很多商家因為怕麻煩,也擔心企業(yè)聲譽受到影響,所以一旦遭遇投訴,就寧愿出錢買平安。

  可是,掏錢就能買到平安嗎?老王對此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他有個朋友遭遇標簽“打假”,前一撥打假的拿錢走了,承諾說以后不會再來了。是的,他不會再來了,可沒過幾天,另一撥打假的又找上門來了。

  為什么不把標簽做規(guī)范,讓職業(yè)打假人無漏洞可鉆?寧波鹿港食品公司的王總無奈地表示,最近幾年,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規(guī)調整得很快,很多企業(yè)又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指導,一批外包裝印好,還沒用完,新的規(guī)定又來了,那么多包裝盒難道扔掉?既浪費資源,也是筆不菲的開支,要知道,有的大型企業(yè),每年的包裝費用就要上百萬元。

  日前,國家工商總局向工商系統內下發(fā)了關于征求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其中對《消法》適用對象的界定最受關注: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條例保護,但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營利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不適用本條例。

  在老李看來,如果該條例能得以實施生效,以索賠為目的的職業(yè)打假將得到遏制,特別是針對商品外包裝的標簽打假案件,也將會大幅下降。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149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