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持續(xù)的高溫下,超市貨架上的飲料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旺季。
2元多一瓶的礦泉水賣得最好
昨天下午,在沃爾瑪超市四明路店內,記者發(fā)現,飲料貨架上騰出了不少空位,超市工作人員正忙著補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是全年最忙節(jié)奏,從上周高溫天開始,補貨量一下子就躥高了,稍不留神,貨架上就只剩下零散幾瓶。飲品貨架基本上每天要補一次貨。”
記者采訪了解到,每年的7月、8月、9月三個月,都是飲用水熱銷期,銷量占據全年的近一半。
“就最近一周來看,僅飲用水品類的銷售增幅環(huán)比就達300%。我們單門店一周賣出飲用水近3萬瓶。從目前來看,飲用水銷量還處于上升階段,預計到7月下旬會迎來銷售最高峰。”印象城華潤萬家超市店長朱迪旦透露了一組驚人的數字。
記者在甬城各大超市的飲用水銷售區(qū)域里仔細逛了逛,除了傳統(tǒng)品牌農夫山泉、娃哈哈等依舊占據顯眼位置,恒大冰泉、百歲山也已經擔綱起了飲用水品類的重要角色,整個貨架上品牌總數超過了20個,再算上各種規(guī)格、各種檔次,消費者的選擇比以前多了不少。
記者了解到,過去,以紅蓋農夫山泉、娃哈哈等1元多的飲用水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其次是2元至3元的中檔水。而隨著消費升級,飲用水的價格也往上走了。“今年,2~3元的中檔水的銷量首次超過了2元以下的低檔水。”
“從整體來看,2~3元這一價格檔位的飲用水銷量增長非???,銷量已與1元多的飲用水差不多了。但實際上,2元多的飲用水,在零售數據上已經完全超過1元多的飲用水。市民零買的多是2元多的飲用水,單位、企業(yè)團購則多選擇1元多的飲用水。”朱迪旦分析稱。
記者還注意到,今年以來,除了娃哈哈,借著新國標,包括農夫山泉、統(tǒng)一的愛夸等,不少飲用水品牌都上演了一波換裝潮。
“非氣泡化”的功能性、清淡飲料受追捧
昨日,在盒馬鮮生超市的飲品區(qū),正在選購飲品的顧客一波接一波,有年輕情侶過來選購一兩瓶的,也有成箱購買的。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在寧波各大超市,今年的飲料銷售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方面功能性飲料及口味清淡的飲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銷量大漲。另一方面,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碳酸飲料銷量進入了下降通道。
“總的來說,近年來飲料銷售的‘非氣泡化’仍是一大趨勢。大家關注更多的是產地、品質、健康,不可避免含有各種添加劑的碳酸飲料、非純果汁飲料等飲品份額逐年走低,市場持續(xù)萎縮。”一位從事飲品銷售多年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
“與去年同期相比,飲料品類的整體銷量增長了35%,功能性飲料的增長尤其明顯。但是碳酸飲料、非純果汁飲料的整體銷量卻一直保持著20%的減少,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xù)二三年了。”朱迪旦告訴記者。
據了解,市面上的功能性飲料一般是在水里加入了維生素、葡萄糖、礦物質、電解質、賴氨酸、?;撬岬瘸煞帧T诓稍L中記者發(fā)現,80后、90后年輕人是功能性飲料的主要購買人群。25歲的市民小劉告訴記者,自己每次逛超市,都喜歡買上幾瓶功能性飲料,“打完籃球喝一瓶。”
對于品牌紛紛加碼清淡、功能性飲料,業(yè)內人士分析稱,以年輕人為主要消費群體的此類飲料預計會在近幾年保持火熱,企業(yè)都已經意識到要及時調整產品功能和口味迎合年輕消費群體。
另外,高溫天的持續(xù),也讓超市的客流量出現了一定的變化。記者從海曙歐尚超市了解到,特別是在10:00~17:30時段的客流量,較平日里減少了10%~15%,不過這些消費者會避開氣溫較高的時段,選擇在早上或晚上來超市采購,所以總體客流依舊平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