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5:45,首趟寧波“惠民專列”正式從寧波火車站發(fā)車,車上坐著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大多是返程回寧波。他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坐地鐵,志愿者拎著行李全程引導,一直到送上車廂才安心離開。坐在車廂里,朱先生覺得自己特別幸運:回阜陽老家有返鄉(xiāng)專列,回到寧波坐上惠民專列,在外打工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據(jù)介紹,“惠民專列”將延續(xù)至2月17日。
外來務工者
在寧波打工
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今年春運太幸運了,回阜陽老家有返鄉(xiāng)專列,返程還能坐上惠民專列。在外打工,一樣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昨天,朱勇達跟著志愿者走進地鐵車站,順利坐上地鐵。
“今天一路上好多志愿者,還幫我看小孩子,服務太周到了。”“以前坐地鐵還要等一個多小時,今天5點就進站了,車廂里很暖和。”地鐵車廂里,大家說起這趟“惠民”專列,滿滿都是點贊聲。朱勇達說,這幾年,一大家子6口人陸陸續(xù)續(xù)來寧波打工。雖然這幾年行情不太好,但他還是愿意留在寧波。說起原因,他笑了:“在寧波打工,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今年1月20日,他和妻子坐上K8500次列車,這趟列車由阜陽市政府全額出資包車,車上有1200名老鄉(xiāng)。
“以前我們都是在代售點買票的,有時候買不到票就索性不回去了。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接到村里電話,說政府會包火車來接,沒想到真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朱勇達說,而昨天一下列車,就聽老鄉(xiāng)說寧波開通了“惠民專列”,可以直接坐車到北侖,這是他第一次坐地鐵。
最讓朱勇達感動的是,在他需要幫忙時常常能碰上志愿者。上個月坐返鄉(xiāng)專列時,有個志愿者一直幫他提著行李到車廂。這次坐地鐵,有個年輕的志愿者全程幫忙,給他買票,幫他拎行李,一直送上車廂,“都說在外地打工不容易,但我在寧波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寧波是個好地方,我會在這里好好干下去。”
地鐵志愿者
全程幫旅客拎行李
送上車廂才放心離開
“阿姨,你要去哪里?來,我?guī)湍懔喟?”看著大包小包的旅客,眼尖的韓鵬一個箭步走上前幫忙。韓鵬是寧波人,今年21歲,在成都上大學,趁著寒假在寧波軌道交通當志愿者。沒想到上崗沒幾天就碰上了這樣的“大事”。
旅客姓張,約摸40歲,帶著兩個孩子,還有三個行李。一進入車站,孩子就撒歡跑開了。她拎著行李在后面追,結果沒跑幾步行李就掉了。
“他們說這里可以坐地鐵,直接到北侖,我從來沒坐過,在哪里上車啊?”張女士一臉懵懂地問韓鵬。原來,她在北侖小港打工,兩個孩子都是親戚家的。韓鵬建議她,直接坐地鐵到霞浦站下車,然后再轉公交車到小港。
“阿姨,坐地鐵很快的,差不多1小時就能到了。”“這么快啊?我以前坐公交車起碼要兩個小時。”
“您可以辦張公交卡,這樣以后坐車就更劃算了。”韓鵬一邊聊著,一邊隨手扛起兩個行李,“阿姨,跟我走就好了。”
他跑上跑下,帶著他們買票、過閘機、坐電梯,把一行人送上車廂,他終于放下心來,招招手就離開了。張女士還不忘從車廂里走出來道謝:“小伙子,今天多虧你了!”
“今天5點到6點這段時間內人特別多,很多人都是外地人,對寧波不熟悉,有些是第一次坐地鐵,流程不清楚,我就全程陪著他們一直到上車。”韓鵬說。
意外的驚喜
出站能吃上愛心早餐
真是太幸福了
對軌道交通的很多工作人員來說,昨天是忙碌的一天。寧波火車站區(qū)域站長鄭祺宏凌晨就去車站了,“很多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比平時提前1小時到站,整個南站區(qū)域算上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差不多有50人左右,比平時增加了一倍多,主要是怕外來務工人員不了解坐地鐵的流程,在每個重點區(qū)域都有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幫忙。看著他們順利坐上車,我們心里就踏實了。”
地鐵從寧波火車站出發(fā),一直到北侖霞浦站。在出站口附近,很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手里拿著愛心早餐吆喝著:“這里有免費的愛心早餐,大家可以過來領。”
雖然志愿者小劉吆喝得挺賣力,但很多旅客將信將疑走開了。這下,小劉急了,拿來一個擴音喇叭:“這里有牛奶蛋糕,大家可以免費來領取,一人一份。”看見有一對夫妻倆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他立馬走上前送上早餐:“孩子肯定餓了吧,這是免費早餐,你們拿著吧。”
慢慢地,來領取免費早餐的人越來越多。從安徽阜陽回北侖柴橋工作的田女士,從2號線換乘1號線,早上6:40就到了霞浦站。出站時,她領到了工作人員派發(fā)的愛心早餐,“在寧波打工真是太幸福了,不光有專列可以坐,還可以吃上愛心早餐。”
第一次跟隨老鄉(xiāng)來寧波打工的老趙更是深有感觸。他說,自己曾在5個城市輾轉打工十余年,從未享受過這樣的溫暖待遇,“在寧波這樣的愛心城市打工,心都是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