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清白泉、廉潔好家風”。22日下午,主持人向前來紹興市委黨校參加培訓的干部們講述紹興人家喻戶曉的“偷白鲞咬奶頭”家教故事,拉開了紹興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聯(lián)合舉辦的第一期“清白泉”廉潔家風大講堂的帷幕。
大講堂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車曉端,市政協(xié)副主席、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倪善貴,市老領導陳祖楠和紹興一中學生尉銀杰,通過自身實例,為干部們講述了什么是好的家風,如何傳承家風,以及家風在廉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風是最好的傳家寶
“我認為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逐漸養(yǎng)成的好的生活習慣。長輩為子女帶來一些正面的、好的影響;晚輩接收到后,反饋給家庭好的態(tài)度,好的行為。”車曉端說。
車曉端曾經身患重癥,她始終牢記父親的一句話:“會好起來的!”在父親的影響下,她堅持住了,最終戰(zhàn)勝了病魔。車曉端的母親勤儉持家,善待家人鄰居。在她的影響下,車曉端從小就主動幫父母干活,承擔家庭責任。長大后,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又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還把小叔小姑家的孩子視同己出,與自家女兒一同帶大。
作為一名浙大博士生的母親,車曉端也把從父輩那里傳承下來的家風,又傳給了女兒。“在她小的時候,有一次我織毛衣給結對的一個貧困小姑娘,女兒知道毛衣不是給她的后,有些不高興,說自己還在穿表姐穿過的舊毛衣呢。我就告訴她,你有毛衣,可是小妹妹沒有,你要學著跟別人去分享你擁有的東西。”自那以后,女兒總是把自己珍愛的東西送給那個小妹妹。
拿過去年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浙江省賽區(qū)一等獎的尉銀杰,也用一個生動的例子,向干部們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
“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測試,一個同學問我某個字怎么寫,我就告訴他了,結果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判我作弊,并以零分處理。父親非常生氣,嚴厲地批評了我。他告訴我,作弊是非常可恥的一件事情,這對別人非常不公平,也會給我的人生留下不可磨滅的污點。那以后,他一直沒有忘記這件事,常常耳提面命。現(xiàn)在,不僅我自己對作弊不越雷池半步,如果看到別人作弊,我也會去勸阻。”
尉銀杰就是在父親的耳提面命中,日益嚴謹、懂事。這樣的變化滲透到了他的學習中,他也從一名成績中等的學生,變成了如今紹興一中高二年段的“學霸”。
好的家風是靠“帶出來”的
那么,好的家風又是怎么形成的?
陳祖楠是養(yǎng)成教育的專家。在他家客廳里,掛著《朱子家訓》,這也是陳家的家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施恩無念;受恩莫忘……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陳祖楠說,他從小就要背這個家訓。
在陳祖楠看來,家風的教育不拘形式,隨時隨地皆可,吃飯、喝茶、聊天均可進行。比如在對外孫女的教育中,陳祖楠從未開堂設課,卻處處是教育,處處是課堂。“小時候,我讓她每周至少來我這里吃一次飯,吃飯的時候我們就聊天。長大之后她去美國工作,我給她寫了50多封家書。言談也好,字里行間也好,我都會不自覺地教她很多人事、道理、傳統(tǒng)、規(guī)矩。”
用陳祖楠的話來說,好的家風是靠一代一代人傳承下來的良好風氣,就是勤儉持家、勤奮學習、誠實做人、認真做事、寬厚待人、文明禮貌的行為準則和道德風尚。
“身教重于言傳,家風是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的。”倪善貴認為,家風是“帶”出來的。倪善貴的父母非常吃苦耐勞,這深深影響了他,使得他參加工作后更有責任感使命感,即便經常加班加點也不覺得苦。
“身邊有高尚的人,自己也會變得高尚。”倪善貴認為,對領導干部,管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帶,好的風氣是帶出來的。好的家風要代代傳承,黨的優(yōu)良作風更是要代代看齊。
“聽了深有感觸。”前來參加大講堂的中青班學員、市公安局監(jiān)管支隊政委鄔紅艷說,作為一名干部,不僅自身要有好的作風,還要樹一個好的家風。兩者結合,才能真正地做到清正廉潔。
據(jù)悉,繼首期廉潔家風大講堂舉辦后,紹興市還將在今后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該項活動,使廉潔家風教育更入耳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