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崇川區(qū)和平橋司法所聯(lián)合街道婦聯(lián)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緊扣青少年、商戶、婦女等群體法治需求,開展“傳統(tǒng)文化+法治”“商圈零距離普法”“巾幗茶話會”等特色活動,通過沉浸式、服務型普法新模式,推動法治精神融入百姓生活,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法治動能。
傳統(tǒng)文化潤心田,法治教育護成長
當花燈燈謎遇上法律知識,會碰出怎樣的奇妙火花?元宵節(jié)期間,中國珠算博物館內(nèi)30余名中小學生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重點條款書寫于自制花燈?;顒蝇F(xiàn)場,通過“案例情景劇+法律連連看”形式,生動解析校園欺凌應對、網(wǎng)絡打賞追回等熱點問題。參與學生們展示著寫有法律知識的花燈表示,這種普法方式讓人過目不忘。
志愿服務進商圈,普法惠民零距離
“買東西被騙了,不知道怎么維權?”“律師能幫我看一下這個合同嗎?”學雷鋒活動月期間,南大街商圈法律咨詢臺前前來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和平橋司法所開展“學雷鋒法治惠民”行動,邀請顧問律師在南大街商圈設立法律咨詢臺,針對商戶集中的合同糾紛、消費者關注的維權難題,提供“點單式”法律服務。專業(yè)的解答與貼心的服務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將法律服務“零距離”送到廣大市民身邊。
法韻芳華暖馨途,法治護航半邊天
在濠北社區(qū)法治茶話會上,7位女性“法律明白人”骨干與司法所、婦聯(lián)工作人員共話基層治理。這些活躍在55個網(wǎng)格中的普法先鋒,2024年累計參與調解家庭糾紛47起,開展入戶普法百余次?;顒蝇F(xiàn)場通過插花藝術創(chuàng)作,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新規(guī)融入花藝作品展示。“每朵花的法律花語都在傳遞維權力量?!薄胺擅靼兹恕眰冎钢每的塑跋笳鞣醇彝ケ┝Φ臏嘏刈o,以向日葵寓意職場平等的陽光保障,借滿天星詮釋生育關懷的細致入微等作品一一介紹。
據(jù)悉,和平橋街道將普法工作與群眾需求深度結合,創(chuàng)新普法形式,打造“節(jié)氣普法”“法治非遺”等特色項目,覆蓋群眾5000余人次。該街道將持續(xù)探索“嵌入式”普法模式,讓法治宣傳既有文化味更具煙火氣。下一步將建立普法需求動態(tài)清單,通過法治志愿者機制精準輸送法律服務,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法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