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州市人民檢察院結束了對2個特大跨國通訊(網(wǎng)絡)詐騙團伙的審查,42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訴,其中一人來自瑞安。
經(jīng)檢察機關審查查明,1號團伙2015年8月至12月期間的總詐騙金額為人民幣7499200元。2016年3月至6月,共計騙得人民幣2021383元;2號團伙在2016年3月至6月期間共計騙取人民幣697932元;3號團伙的詐騙金額還在進一步的核實中。
今年6月份,經(jīng)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廳統(tǒng)一指揮,我國警方組織警力在柬埔寨境內(nèi)成功破獲特大跨境電信網(wǎng)絡詐騙案件, 涉及3個特大跨境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團伙,當時抓獲犯罪嫌疑人39名,于6月24日押回境內(nèi),指定溫州市公安局辦理,并命名該案件為“6·25專案”。在公安部的統(tǒng)一指揮下,其余犯罪嫌疑人也被陸續(xù)抓獲。目前,警方共抓獲涉嫌冒充公檢法實施電信網(wǎng)絡詐騙的115人(大陸89人,臺灣26人),涉及案件135起,涉案金額達2000余萬元。
入伙要專人介紹,作息調(diào)成北京時間
犯罪嫌疑人莊某,33歲,臺灣人,他和弟弟在柬埔寨做2號團伙電信詐騙的話務員。“我在臺灣認識了一個叫阿K的人,他說可以介紹我一個在柬埔寨打電話的工作,每個月有5000元底薪,還有提成。2014年底,我和弟弟就來柬埔寨了。”莊某稱。
據(jù)市檢察院該案件的經(jīng)辦檢察官介紹,這些詐騙團伙有專門的“HR”(人力資源),專門負責獵頭工作,加入該團伙的人都需熟人介紹才能入伙。
詐騙分子往往將話務行騙窩點稱為“公司”,莊某所在“公司”設在柬埔寨某地一棟三層的別墅內(nèi)。莊某說:“身上護照和手機都要被沒收,住的地方門窗用黑布蓋起來,平時不能出去,有專人一周出去一趟買點吃的和生活用品。”平時作息要根據(jù)北京時間來,莊某說:“每天早上北京時間8點上班,下午兩三點下班。”
有專業(yè)劇本,扮演不同角色
在辦案過程中,檢察官發(fā)現(xiàn)大量的“劇本”。據(jù)犯罪嫌疑人交代,詐騙集團里的小伙伴都會有劇本,上面寫著實施詐騙的詳細騙術,不同角色不同階段都有相應的“臺詞。
話務員按劇本的先后順序依次出場,除一線話務員外,每個角色都有自己專屬的名字和工號(或警號)。
檢察官表示,這些劇本內(nèi)容均為實施電信詐騙時要說的話和注意事項,每個角色根據(jù)劇本的要求和受害人溝通。“接通電話,先說什么后說什么,都有嚴格的步驟,在打電話的過程中,甚至還會提醒受害人注意手機充電,偶爾給受害人‘撒雞湯’,讓受害人對自己的公檢法身份毫不懷疑。”
對于和受害人接電話中途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劇本上也都有相應對策。這些人都是通過改號軟件給受害人打電話,要是受害人不相信這是公安局來的電話,話務員就會建議受害人通過114來查詢號碼的真?zhèn)?。不僅如此,每天晚上該團伙還會開會,由當天“業(yè)績”好的人分享詐騙經(jīng)驗,交流心得體會。
據(jù)檢察官透露,3個詐騙團伙中,還有人可以偽造逼真的最高檢察院網(wǎng)站,叫受害人輸入一串案件編號,之后受害人就能夠看到含有其二代身份證偽造的假通緝令了,到這一步,受害人往往對騙子所設的整個圈套深信不疑,乖乖把錢轉到對方的賬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