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屬教育系統(tǒng)“十三五 話擔當”微型黨課比賽在市教育局一樓報告廳如期舉行,嘉興一中實驗學校陳小強老師的作品《夢想與擔當》獲得了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
比賽前,圍繞“十三五、話擔當”的主題,陳小強老師選擇了生命的勇者、舍身的菩薩——嘉興醫(yī)學院黨員教師巴格那老師的感人事跡,巴格那老師是一位蒙古族人,也是嘉興第一位既捐獻遺體又捐獻眼角膜的高校教師,同樣是這樣捐獻的第一位少數(shù)民族同胞。巴老把一生2/3的時間奉獻給了教育事業(y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他依舊選擇將遺體為學校醫(yī)學教育事業(yè)做“最后的貢獻”,這也是巴老最后的夢想。
在春天里種下夢想的種子,在秋天里收獲成功的喜悅。在黨課中,陳小強老師深情地說道,2016年是啟航之年——是“十三五”規(guī)劃的啟航之年;是開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那么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對于黨員教育工作者來說,又該有怎樣的夢想呢?他說,教育者的夢想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而應(yīng)該是“教之而成天下英才”。
有了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xiàn)他。怎樣才能實現(xiàn)夢想?陳小強老師這樣說:“橋的價值在于承載,人的價值在于擔當”。有擔當,才能實現(xiàn)夢想,他呼吁所有黨員教育工作者,我們的擔當應(yīng)該是為國育人、為人育人、為民族育人,立德樹人是根本、是最大的擔當!現(xiàn)在開始,從點滴做起,堅守內(nèi)心的信仰,用擔當托起教育的夢想,為“十三五”助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