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舒抒
今天,2025全球開發(fā)者先鋒大會(GDC)開幕式將在徐匯濱江西岸大劇院舉行。去年底竣工的西岸大劇院即將于4月27日正式向市民全面開放,這是目前上海距離黃浦江最近的新劇場。在此之前,3月起,包括原創(chuàng)舞臺劇《天生傲骨》等系列演出及活動將相繼亮相西岸大劇院,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藝術盛宴。
正式開放后,西岸大劇院將與毗鄰的Gate M西岸夢中心、西岸穹頂藝術中心、油罐藝術中心、西岸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以及今年6月即將竣工的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等,一同構成集觀演觀展、社交休閑、重磅賽事活動等于一體的城市公共空間,打造世界級的文旅商體展一站式體驗場景。
沉浸式公共開放空間
西岸大劇院由操刀上圖東館設計的國際知名事務所——丹麥SHL建筑事務所設計,總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建筑外立面采用凹凸不平的線條詮釋“水岸漣漪”的設計理念,與波光粼粼的黃浦江水面形成呼應。
走進西岸大劇院,建筑大堂采用了大面積的玻璃設計,內部裝飾選擇了與濱江棧道相呼應的大地色系。吊頂則采用鏡面不銹鋼金屬配色,營造出水面蕩漾的效果,讓人們在室內也能感受濱水空間的靈動。
對標世界級濱水藝術中心,西岸大劇院設有一個1673座的大劇場和一個208座的小劇場,主擴聲系統(tǒng)采用尖端技術,使聲音如流水般環(huán)繞觀眾流動。從細膩的環(huán)境音效到宏大場景的鋪陳,觀眾都能感受到包裹性強、細膩無雜質的音質體驗。
“在西岸大劇院走走看看,很少會遇到臺階,逛一圈不費力。”徐匯區(qū)文旅局副局長陳申介紹,坐在西岸大劇院的劇場內,觀眾會感到腿部空間寬敞,因為座椅的間距和角度都經過嚴格的設計,即便坐在最角落的位置也能對舞臺一覽無余。
“無論是來觀演的觀眾,還是到濱江休閑的市民,西岸大劇院都能提供沉浸式的公共開放空間。”西岸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揚介紹,劇院大廳逐步向市民游客開放后,將設置旅游咨詢點,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
一站式濱水文旅體驗
劇場硬件要過硬,“軟件”更要花心思。為此,西岸大劇院在建設期間同步進行了劇目和演藝內容的開發(fā),以“Art for us”為核心理念,讓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成為劇場主角,并以“國際前沿的碼頭,中國原創(chuàng)的源頭”為定位,呈現(xiàn)海內外精品演出,培育本土佳作。
作為黃浦江畔最年輕的劇場,西岸大劇院正努力搭建完整的藝術生態(tài)鏈,推出“FLYPLAN孵化計劃”與“藝術家駐岸計劃”,為新生代創(chuàng)作者提供支持與展示平臺,還將推出童聲合唱團與青少年芭蕾舞團等美育項目。
Gate M西岸夢中心項目總經理陳儉介紹,2月19日剛剛開業(yè)的上海徐匯濱江逸扉酒店恰好位于西岸夢中心地塊內,將滿足前來觀演觀展觀眾的就近住宿需求。這座距離黃浦江僅20米的酒店也進一步補足了徐匯濱江南段“一站式都市濱水文旅體驗”的便捷度。
即將到來的春季,西岸夢中心將結合“西岸櫻花季”等元素推出系列活動,包括各類品牌活動、百年水泥筒倉露臺開放體驗、與郵政合作的“春日限定明信片企劃”等。徐匯區(qū)還將在夢中心區(qū)域研究推進消費場景創(chuàng)新、空間活化利用和多維游覽體系的建設,打造文旅商體展聯(lián)動、多維立體的濱水生活方式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