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3月24是什么節(jié)日嗎?沒錯,就是世界氣象日,很高興今天能和浙江日報湖州分社的記者姐姐一起走進氣象局,探索氣象的奧秘。
進入氣象局,你會發(fā)現(xiàn)有兩個氣象臺,和一個觀測場,并且這里還有很多自愿者和參觀的人們。首先我們被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帶進了觀測場,觀測場里的氣象儀器吸引了我們,我看到一個百葉箱,它能反射太陽輻射,我們每天的溫度就是通過百葉箱測量的。在百葉箱旁邊,有一個日照計,里面有一張光感紙,這樣就可以測量日照長短,最有趣的是深層地溫傳感器了,因為地球表面和地球的溫度不一樣,但是深層地溫也需要被了解,因此人們發(fā)明了深層地濕傳感器。觀測場內還有一個簡單的氣象站,有測量風向的風向標,有測量風速的風杯,測紫外線,光照,空氣質量等測試儀器,原來測量天氣需要這么多儀器才能完成啊!
接著,我們跟著講解員一起來到氣象影視中心,影視中心是天氣觀測的核心部門,也是天氣預報的首發(fā)部門,里面玻璃強上演示著未來幾天的,風向大小,雨水量大小,經(jīng)過講解員的講述我大致了解了怎么去看天氣的變化。
天氣預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天天看的節(jié)目,雖然天氣預報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但要得出精確的氣象數(shù)字,卻需要經(jīng) 歷一個復雜的過程。天氣預報制作大致分為大氣觀測,數(shù)據(jù)傳輸,制作預報的六大步驟,每個步驟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精準的天氣預報數(shù)據(jù)。
在樓梯口的旁邊,有幾幅畫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這幾幅畫有干旱和洪水泛濫的圖片,我不禁想到水是人類文明的乳汁,是人們生命的寶貴源泉,然而氣溫升高,冰山消融,海水上漲,淡水緊缺,生態(tài)被人類破壞,才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后果。
轉眼之間,參觀氣象局就要結束了,可是氣象局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讓我受益匪淺,它們讓我了解了是刮風還是要下雨,又是怎樣測量風速的,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的,還有許許多多的氣象奧秘等著我去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