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職業(yè)生涯,始于一枚粽子。
——從洗粽葉的小工到《舌尖上的中國》掌勺大廚,他耗費近三十載終圓夢,卻選擇在今日回到一切的起點,重塑心中天下第一的湖州粽。
請在wifi環(huán)境下觀看
尋覓一代“粽”師
湖州粽就像武俠小說中隱居的武林高手,低調(diào)到很多人甚至沒聽過它的名號,然而每次一亮相定會讓人驚為天物,贊嘆其器宇不凡。
這位隱居的“一代粽師”在金庸的作品中登場過兩次。
一次是《神雕俠侶》,黃藥師的關(guān)門小弟子,擅長烹飪的程英,親手給楊過制作江南粽子。
另一次就是《鹿鼎記》里,韋小寶在湖州收雙兒,見面時也是倆湖州粽子擊中他的胃:
韋小寶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子。韋小寶見碟子中放著四只剝開了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無與倫比。
韋小寶當時兩口吃了半只,就問雙兒:“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
當年他和母親韋春花住揚州,麗春院中到了嫖客才能買湖州粽待客。韋小寶去買,看到粽子整只用粽箬裹住,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
喜愛讀金庸武俠的人都會認同金庸是個杰出的美食家。
多少人把黃蓉給洪七公做菜的情節(jié)反反復復看了N遍,努力想象一條羊羔坐臀,一條小豬耳朵配一條小牛腰子是什么滋味。或?qū)Χ巫u在江南吃朱碧雙姝做的精致美食羨慕嫉妒恨。
不過若是金庸的死忠粉,應(yīng)該會知道他出生在海寧市(隸屬于嘉興)。24歲時輾轉(zhuǎn)香港創(chuàng)業(yè),年老后又隱居杭州。但在他描寫粽子的時候,連續(xù)兩次在作品中出現(xiàn)的,卻不是嘉興粽,而是湖州粽。
枕頭形狀的湖州粽
不止金庸,清朝被稱為“華人談吃第一人”的八旗子弟唐魯孫,也在《湖州的板羊肉和粽子》一文中吹了一番湖州粽子??梢娝嵌嗝礆v史悠久、深得人心。
千年湖州百年粽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于戰(zhàn)國。自古以來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xiāng),文化之邦的美譽,且有南太湖明珠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