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2月7日電(記者 奚金燕 實習生 陳潔 通訊員 邵勤旦 戴晨曦)這個春節(jié),在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qū)澧浦鎮(zhèn)任宅前村,一個8歲男孩迅速走紅,變成了鄉(xiāng)村“大明星”。為什么這個男孩會這么火呢?
原來春節(jié)里,澧浦鎮(zhèn)素有“文化禮堂搭臺,百姓群眾鬧戲”的習俗。在諸多新春晚會上,經常會出現一個敲大鼓的小男孩,鼓點密集時渾然忘我,驟停時一個瀟灑的甩頭,滿滿的藝術范。只要他出場,臺下必定是掌聲一片,熱鬧非凡。而隨著小男孩出場次數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村民認識了這個“大明星”。
小男孩大名叫汪逸丞,小名鬧鬧。仿佛是兩個名字的結合體,臺上表演時,小男孩如“逸丞”這個名字般飄逸瀟灑,臺下就真的是“鬧鬧”,愛笑愛跳,一刻也停不下來。
汪逸丞的父親汪斌自豪地說,兒子雖然今年才8歲,但參加過許多演出,也拿回了不少獎牌,“以前鬧鬧讀幼兒園,也是班上的小明星,元旦、圣誕節(jié)班上有活動,他每次都上臺表演,觀眾的反響都很熱烈。”
除了會打民族鼓、架子鼓,小逸丞還有唱歌和模仿的本領。年三十任宅前“村晚”臺上一首粵語版的《光輝歲月》,小逸丞唱得有模有樣,真有幾分原唱黃家駒的范兒。
事實上,細究起來,汪逸丞的表演天賦還真有遺傳因素。汪逸丞的外公葛諸亮年輕時是任宅前村遠近聞名的坐唱班打鼓手,20多年前因為喜歡婺劇,就和村上幾個愛好相投朋友組成了坐唱班??赡菚r候村里沒什么錢,大家也都沒有機會唱婺劇,久而久之坐唱班就解散了。
近些年村子富裕起來,文藝活動也多,葛諸亮偶爾也會再“客串”一把。
“我爸爸是打鼓的,媽媽和妹妹都是花旦,弟弟小時候表演打鼓在整個金華引起過轟動。”從葛諸亮的敘述中,記者了解到,原來汪逸丞出身在一個“傳統樂器世家”,小外公葛鵬飛曾是浙江省戲曲音樂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
葛諸亮回憶道,在小逸丞只有7、8個月的時候,自己抱著他去朋友的一個窯廠玩,剛好碰上朋友在拉二胡。小逸丞聽得特別興奮,一回家抓著兩支筷子就模仿起拉二胡來。長大一點,葛諸亮經常抱著小逸丞在村上看戲,小逸丞每次都看得專心致志,連看幾個小時都不肯回家,還非要到戲臺子后面去看打鼓的叔叔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