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抵一元,我有6分,我換兩塊肥皂。”5月13日,衢州常山縣球川鎮(zhèn)黃泥畈村村民吳春仙來到村里的“積分超市”,使用文明積分成功兌換獎品。
因自覺在外行作揖禮,在家使用公筷公勺,4月份“有禮”考評中,吳春仙獲得了積分獎勵,可以隨時到“積分超市”兌換相應價值的獎品,也可存入“文明銀行”累積積分。“村里每個月都考核,做不好上了黃榜就難為情了,我們要自覺踐行,改變陋習,做得好還有獎勵,多好!”吳春仙說,現(xiàn)在大伙見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禮,門前屋后干凈整潔,沒有人會隨地吐痰,“有禮”考評成效明顯。
今年3月,黃泥畈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創(chuàng)新“文明銀行+積分超市”制度,將“衢州有禮”文明行動內容融入誠信體系量化考評,積分存入“文明銀行”。“通過隨機抽查,聽取村民意見,綜合評定積分,既有加分也有倒扣分,考評分與個人征信貸款等掛鉤。”黃泥畈村黨支部書記周燕清說,量化考評獎罰分明,每月以黃紅榜形式公布,促使村民自覺踐行。目前,全村已有100余人兌換積分,“文明銀行+積分超市”積分制度也在全鎮(zhèn)20個村推廣應用。
“有禮”考評幫助村民及時糾錯,以禮換禮激發(fā)村民的積極性,黃泥畈村的典型做法是常山縣落細落實“八個一”文明行動的一個縮影。何家鄉(xiāng)推出“廉禮商戶”評星機制,組建“清簡樊瑩”糾察隊伍,從誠信經(jīng)營、文明競爭,行作揖禮等方面定期對商戶評星,并上墻公示,作為村民日常消費的重要參考。東案鄉(xiāng)推進“有禮之星”評選,第一期表彰獎勵8戶,獎勵金額共計8000元。紫港街道將文明行為納入村民自治考評,有禮踐行情況與年終文明家庭評選相掛鉤。
在常山,形式多樣的“有禮”考評辦法,正為“八個一”文明行動有效落地增添更多動力。常山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衢州有禮”在常山重重落地,全縣14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在全面完成“村規(guī)民約”修訂的基礎上,結合地方特點,相繼引入獎優(yōu)罰劣機制,強化約束力和執(zhí)行力,使“有禮”行為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推動全民踐行。(鄭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