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歙縣坑口鄉(xiāng)陽坑村,雨仍淅瀝,渾濁的溪流奔涌向前。一處山坡下,泥石流沖下的淤泥還沒清完。一農房被毀,挖掘機來回穿梭。泥濘小路上,藍色雨衣、紅色馬甲分外醒目,該鄉(xiāng)退役軍人事務站工作人員邵厚華滿身泥污,正在現場維持災后重建秩序,黝黑的臉上,汗水、雨水交織。
榮立1次三等功,獲評4次優(yōu)秀士官、1次優(yōu)秀士兵,服役12年間,他收獲多枚軍功章。2022年,三十而立的他退役后,在坑口鄉(xiāng)連續(xù)兩年獲評優(yōu)秀。“我是中共黨員,又是退役軍人,要對得起曾經穿過的軍裝,關鍵時刻能豁得出來?!彼溺H鏘誓言在防汛搶險救災一線擲地有聲。
6月20日以來,坑口鄉(xiāng)頻遭洪災,陽坑村湖田片、四安片和長源片山洪肆虐。作為聯(lián)村干部,他與同事們堅守村中。“家在縣城,我愛人在街口鎮(zhèn)抗洪,到現在都沒回過家。在村里,洗不了澡,累了有時就坐在凳上熬一宿?!敝钢t馬甲上的斑斑污垢,邵厚華說,推小車、扛自來水管,一干活,不覺就臟了,也管不了許多。
連日來,發(fā)生在邵厚華身上的一幕幕場景令人感動不已。
6月20日,坑口前往陽坑道路多處發(fā)生塌方、泥石流,山洪上路,部分低洼地帶激流沒胸,聯(lián)系中斷。為第一時間摸清災情,鄉(xiāng)人大副主席莊江及邵厚華、趙浩一起,越重重危險,短短六公里竟走了整整8小時。他們深入四安高塢橋泥石流處,沿途探明災情,轉移五保戶1戶、獨居老人1戶、地質災害點1戶。在勸說一五保戶轉移后,僅僅30秒,房梁坍塌,屋瓦盡碎。五保戶直呼:“嚇死了,還好你們來了?!鞭D移安置后,已是下午四點多。三人了解沿途受災情況,原路返回,準備向上級匯報情況,在中磅村口遭遇泥石流。情況穩(wěn)定后,他們毅然蹚過。邵厚華一腳踩空,半個身子陷入泥石流。危急時刻,他利用在部隊學到的自救知識,慢慢移動身體,終脫離險境。距鄉(xiāng)政府兩公里處,道路積水沒過胸部。三人蹚水,準備繼續(xù)前行,由于已是晚上8時,考慮到安全問題,決定在群眾家借宿。次日一早,鄉(xiāng)領導十分擔心陽坑災情。他又主動引路,顧不上包扎傷口,簡單消毒后,再次踏上危機四伏的救援路。
6月22日,強降雨再臨。邵厚華與村干部冒暴雨,爬三山,緊急轉移群眾3戶5人,結束時已是凌晨兩點。此刻雨勢減小,但他們不敢休息,仍密切觀察雨勢雨量,一有異常,立即通知其他戶轉移。
災情初期,安置點無法開伙。村里聯(lián)系坑口飯店訂盒飯,但運送路途崎嶇難行。又是他,挺身而出,擔負運送任務。從飯店返回,他們翻山越嶺,用自備船兩次過渡,經過最后一處過腰積水時,天色已黑,若走山路,極易摔跤。他對同行的趙浩說:“浩子,我們摔了沒關系,但是盒飯掉了,群眾就沒晚飯吃了?!彼麄z將盒飯舉過頭頂,蹚過積水,顧不上全身濕透,繼續(xù)趕路。見安置群眾露出笑容,他覺得這一趟真值。
山洪退后,他們幫受災群眾清理淤泥、打掃衛(wèi)生、搶救財產。6月29日,一村民在清淤中,左腳不慎被石頭砸開10多厘米長的口子,鮮血直流。他急送傷員去坑口衛(wèi)生院,車至積水處無法前行,遂尋求附近群眾用渡船送傷員過水。渡船擱淺,他索性背人。處理傷員傷口時,醫(yī)生說這情況要打破傷風,但須先補充食物,他趕緊跑到政府食堂打飯。傷口處理好,老人家手機、現金、證件都沒帶,他幫群眾墊付醫(yī)藥費,然后再尋船過渡,送老人回家。
舍小家,顧大家。邵厚華自家也受災,電動車被浸泡,儲藏間被淹。他沒顧得上和父親通一次電話,與妻子堅守一線共同戰(zhàn)汛。
“這小伙子真不錯,干事勤快,對人熱情。”在陽坑,提起邵厚華,村干部和村民都夸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