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瑞哲
昨天下午,“小球大愛”——紀念中美乒乓外交暨青少年乒乓交流活動在國際乒聯(lián)博物館進行,中美青少年接過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友誼接力棒,共同回顧“乒乓外交”故事,詮釋友誼與和平力量,用小球轉動大愛,續(xù)寫“乒乓外交”新篇章。
“54年前,小小的乒乓球開啟了中美友誼的大門。今天,我們不僅紀念那段歷史,更應攜手共創(chuàng)未來。”國際乒聯(lián)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如是說,回顧1971年的“乒乓外交”,激勵著年輕一代繼續(xù)推動兩國間的友好合作。他向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發(fā)出邀請,歡迎他們來到上海組織和參與各種乒乓交流活動,增進互信,促進合作。
“我家的地下室球臺,是父親教會我人生第一記旋球的地方,”上海紐約大學美方校長杰弗里·雷蒙(Jeffrey Lehman)是位乒乓球愛好者,他分享了與中國及乒乓球的不解之緣。中美“乒乓外交”比賽使他深刻體會“差異不是鴻溝,而是對話的起點”。雷蒙校長展望未來,“從乒乓到教育,中美合作的‘旋轉球’永遠充滿可能!”
“感謝你和我進行了一場認真的比賽!”國際乒聯(lián)名譽會員、中國乒乓球隊前領隊姚振緒,深情回憶起54年前美國選手科恩的賽后贈言。作為乒乓外交親歷者,他特別提到了與科恩賽后在滬隨機家訪,吃到了上海市民餐桌上的紅燒肉。“乒乓外交的偉大,不在勝負,而在于開創(chuàng)了‘以人民友誼推動國家交流與和解’的先河。”他激勵在場的每一位青年,“以真誠的交流跨越隔閡,用友善的互動消弭偏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全世界人民大團結的努力,貢獻屬于我們的微光。”
活動現(xiàn)場,中美雙方學生代表互贈紀念品。美方學生向中方贈送印有美國肯恩大學標識的定制T恤;中方學生回贈特制乒乓球拍、球衣及“小球大愛”紀念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