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持續(xù)推進“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工作座談會在浙大舉行,共商成果轉化“后半篇文章”
7月7日下午,“盛世修典二十載 牢記囑托向未來—— 持續(xù)推進‘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工作座談會”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舉行。會上回顧總結“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以下簡稱“大系”)二十年來的豐碩成果,并就如何深化成果轉化應用進行深入探討。
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中國歷代繪畫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基因和美學精髓。2005年,由浙江大學、浙江省文物局編纂出版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正式啟動,開啟了長達二十載的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旅。
20年來,“大系”項目組以數字技術為筆,從匯編出版宋畫起步,先后三次開展全球范圍內的中國古代繪畫藏品圖像搜集工作。截至目前,“大系”已收錄海內外263家文博機構的紙、絹(含帛、綾)、麻等材質的中國古代繪畫藏品12405件(套)。其中,國內藏品9155件(套)、國外藏品3250件(套),涵蓋了絕大部分傳世的“國寶”級繪畫珍品。
此外,項目組編纂出版《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共計64卷244冊??梢哉f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圖像記錄最真、印制質量最精、出版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
中國歷代繪畫圖像搶救保護采集與匯編出版工作仍在繼續(xù)。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深化“大系”成果轉化應用,讓這些珍貴文化遺產煥發(fā)新光彩,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現場,嘉賓紛紛圍繞“大系”的后半篇文章,從典藏保護、研究闡釋、新型傳播、海外推廣、惠民育人等五個體系分享了成果、提出了見解。
據最新統(tǒng)計,“大系”成果巡展已在全國1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47個城市舉辦場,總參觀人數超1000萬。同時,在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德國柏林等舉辦了16場海外特展,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海外140余家文博機構、38所世界知名高校贈送“大系”圖書,建成“大系”典藏館、保護利用研究中心等平臺載體。
“我們一直期待將‘大系’從一項單純的藝術史研究項目,推進為一項集保護、利用、研究為一體的可持續(xù)文化事業(yè),這樣的愿景正在成為現實。”“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保護利用研究中心主任陳野坦言。
前景廣闊,任重道遠。浙江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已專門成立持續(xù)推進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進一步深化“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保護利用研究工作方案(2025-2027年)》,旨在推動“大系”成果轉化為學校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社會服務的獨特資源,產出更多可持續(xù)的標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