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景區(qū),位于江蘇省句容市以北,地處華東旅游黃金線上,距南京、鎮(zhèn)江、句容各30公里。整座寶華山以近30平方公里的森林景觀為主體、依托山上享譽東南亞的千年古剎隆昌寺、山下隱藏的復(fù)興“桃花源”——千華古村,并融合寶華玉蘭等珍稀生物,為“天寶物華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1981年被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96年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3年被批準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
寶華玉蘭
寶華山素有“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四大奇景。古木、溪流、綠蔭、云霧、溶洞、泉水、花卉遍布山野。山上珍稀樹木繁多,椴樹、銀杏等樹種生長良好,其中,“寶華玉蘭”更是寶華山所獨有,花大如蓮、白如雪,濃郁的花香和婀娜的姿態(tài)給游客們送來了一片溫馨、幾多親切。上世紀30年代,園林專家在句容寶華山偶然發(fā)現(xiàn)了寶華玉蘭。最可貴的是,經(jīng)研究后發(fā)現(xiàn),這種玉蘭品種是木蘭科植物中僅存的純種,稀有程度堪比大熊貓。2004年,寶華玉蘭被列為中國植物的極危種,和虎鳳蝶一起成為江蘇僅有的兩張生物名片。
寶華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寶華,歷代文人墨客登山訪寺的不計其數(shù),在此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和大量詩文墨寶。
潺潺秦淮水之源 馬玉萍/攝
秦淮之源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發(fā)源于溧水東廬山與句容寶華山,自東向西,淌過南京市區(qū)的南部,又沿著石城的西北注入長江。
《寶華山志卷四》云:“秦淮其源二,一出句容華山,一出溧水東廬山;合流入方山;自通濟水門入于郡城”。“秦淮之源”四個字是寶華山景區(qū)開發(fā)時,從乾隆御筆中檢出的。
千華全景
千華古村
位于寶華山腳下的千華古村于2016年五月正式開街。古村集山鎮(zhèn)、水鎮(zhèn)、佛鎮(zhèn)于一體,將乾隆六幸與市井文化、秦淮文化、佛教文化相融合。這一充溢著明清風(fēng)格的村落古色古香,依歷史背景還原的建筑盡顯明清文化的氣息,八面玲瓏,清凈秀雅,時時處處展示著濃郁的明清民俗風(fēng)情。
天龍福地廣場
天龍福地廣場位于寶華山36峰之一的天龍峰上,一代天子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六上寶華山,六進隆昌寺,天龍峰正是乾隆皇帝為百姓祈福的地方。相傳乾隆皇帝曾在此為江山社稷求萬年,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為百姓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人壽年豐、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美好生活??偯娣e達5000平方米的廣場,由百福圖、壽星像、十二生肖柱、民俗文化墻四部分組成,再現(xiàn)當年天龍祈祈福的場景,集中反映和傳播千百年來產(chǎn)生命中注定于中華民族以福祿壽三星為核心內(nèi)容的福文化。
隆昌寺·舍利塔
隆昌寺
隆昌寺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監(jiān)元年(公元502年),原名千華寺、千華社,自高僧寶志創(chuàng)寺以來,已逾1500余年,建筑雄偉,有999間半之稱。現(xiàn)在因數(shù)年戰(zhàn)火,隆昌寺的房子僅有300多間。據(jù)《寶華山志》記載,“寶華律宗為金陵四百八十人梵剎最上者”。明萬歷33年(公元1605年),高僧釋妙峰奏請擴建獲準,明神宗賜“護國圣化隆昌寺”額,遂為“隆昌寺”,是近代最大的傳戒道場,盛名海內(nèi)外。
吉風(fēng)琴+年勝年勝年年勝
《龍騰千華》 刁敏樞 /攝
寶華山一年一度的“泡山節(jié)”久負盛名。這里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2萬以上,是不折不扣的天然氧吧。前來“泡山”的游人,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氣,欣賞各種民間傳統(tǒng)文化展示、手工藝表演、山歌表演,參與全民慢跑、風(fēng)箏節(jié)、潑水節(jié)、趕秋節(jié)、啤酒美食節(jié)、攝影大賽等活動。這里遠離喧囂,親近自然,既是休閑度假的絕佳勝地,也是舉行戶外運動,露營野餐的理想場所。
文中圖片由江蘇省句容市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