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靠小舢板運物資,10年前用交通艇,現(xiàn)在動動手指就能獲取‘空投’?!苯?,在長江南京段錨地,貨輪船員老張通過“長江匯”App下單10分鐘后,一架無人機將30公斤生鮮精準投送至甲板。物資被取出后,無人機再次騰空而起,卻未“空手而歸”,隨之而去的還有船上的生活垃圾。
去年,南京打造了全國首張海事智聯(lián)網,全力支持長江水上綜合服務區(qū)運營企業(yè)為錨泊及航行船舶提供無人機商品配送、垃圾回收、急救物品投送等服務。作為國內首家水上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的運營企業(yè),長江匯航空公司總經理葛加山為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
“過去配送一次物資,算上人員、油耗,成本至少得200塊,現(xiàn)在用無人機,單趟也就十幾塊錢!”葛加山告訴記者,過去使用交通艇配送,單趟成本比較高,船員們?yōu)榱斯?jié)省花銷往往選擇單次購置大量耐儲存的物資,能吃上新鮮的瓜果蔬菜并不是常有的事。
在配送現(xiàn)場,記者看到,剛剛“空投”的物資中,有奶茶、蔬菜、水果、日用品等。葛加山介紹,交通艇配送單趟用時最快也要半個小時,無人機“上崗”后,單趟僅需5—7分鐘就能配送完成,船舶無需靠岸,無人機“外賣員”可以智能識別,精準投送。便捷送貨使得船員的采購頻率明顯增加,電商平臺訂單隨之大幅增長?,F(xiàn)在,船員天天都能吃上新鮮的食材,水運生活的需求清單變成了“幸福賬單”。
江面不同于陸地,風大浪急是常態(tài),無人機“外賣員”配送真的“穩(wěn)”嗎?葛加山告訴記者,該公司歷時8年進行技術攻堅,從早期試驗無人機定點配送,到動態(tài)船舶配送探索、抗風擾索降、跨網絡通信等難題的解決,最終建成常態(tài)化運營的水上無人機智慧物流網絡。
如此高效、便捷的低空服務,目前可實時響應長江南京段50公里范圍內船舶需求,形成“分鐘級”配送圈。葛加山介紹,服務平臺整合了無人機群調度、自動化機場和智能訂單系統(tǒng),南京去年全年累計飛行2.3萬架次,飛行里程12.3萬公里,累計為9000余艘船舶配送貨物約227噸。
除了“經濟賬面”的遞增外,“綠色賬面”上的碳排放量正大幅減少,葛加山拿出計算機算給記者看,以單個水上服務區(qū)為例,如果無人機每天飛行20架次,全年飛行約4.3萬公里,全年可以節(jié)約120噸柴油,降低碳排放約260噸,一升柴油按7塊錢來算,一年光油耗就能省下近100萬元,省出來的不僅是“真金白銀”,更是長江的綠色生態(tài)。
此外,長江航運服務企業(yè)還積極寫好“社會效益賬本”。葛加山進一步介紹,無人機配送項目積極協(xié)助水上公安開展執(zhí)法巡查,對禁捕水域進行取證,助力長江大保護。同時,無人機物流開辟了“綠色服務通道”,通過“訂單捆綁”模式,無人機在配送物資的同時可回收船舶生活垃圾、油污水等,讓“物流網”同時成為長江的“守護網”。
眼下,長江匯已將“低空模式”的經驗與技術成功輸出到蘇州、常州、淮安、蕪湖、鎮(zhèn)江等水運資源豐富的城市。葛加山對未來充滿希冀,接下來將繼續(xù)通過匯聚優(yōu)質資源與核心能力,乘勢而“飛”,助力低空經濟在黃金水道發(fā)揮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