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雅頌》是顧浩繼《堯天旋律》之后創(chuàng)作的又一本八韻體新詩集,這本新詩集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整本詩集收錄了顧浩創(chuàng)作于2012年至2022年這十年間的98首詩歌。
書名《中華雅頌》取《詩經(jīng)》“雅頌”之寓意,吟唱盛世之樂,這本詩集既是作者顧浩人生中精彩十年的側(cè)面寫照,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在飛速發(fā)展的十年中留下的濃墨重彩的歷史印記。
翻開書頁,《文力贊》《舜日頌》《追夢歌》《中華盛世春》等一首首鏗鏘有力的詩篇使人讀畢有蕩氣回腸、精神抖擻之感,同時令人沉思,久久不能掩卷。
好的詩歌能夠言情、言理、言志,在《中華雅頌》這本詩集中這三者表現(xiàn)得既充分又得體,融合得既巧妙且自然。顧皓先生的詩作“入史、入時、入世、入詩”,曹劍在序言中這樣評價讀完全書的感受。入史,就是具有歷史的大氣;入時,就是具有時代的正氣;入世,就是具有百姓的地氣;入詩,是真正寫出了好詩的詩情畫意。
借古喻今,沒有詩歌不是在歷史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正如序言中所言:這本詩集里寫歷史占了很大篇幅,例如《懷圣歌·參觀山西關(guān)帝廟抒懷》《名樓吟·參觀岳陽樓》等。有時候看起來只是描寫一處風(fēng)景、一處歷史遺跡,實則是眼前的景色勾起了詩人對人生一連串的聯(lián)想,既有對往事的回顧,也有對當今的思考。在感受歷史的過程中,照見自身,指引著向前的道路。
古有辛棄疾、陸游借詩詠心中的家國情懷,今有毛澤東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詩歌是每一代詩人對身處時代的所感所念?!耙唤樵娙耍鞒煜嘛L(fēng)云;萬千筆端紙墨,負起多少精神重擔(dān)!”顧浩的詩歌有正氣,《義憤歌·參觀南京民間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千秋大祭·獻給首個國家公祭日》等詩都彰顯著詩人特有的家國情懷。
人生在世,友人是十分寶貴的財富,有三五好友談天說地,是一件幸事。顧浩先生在他的人生經(jīng)歷中收獲了一大批這樣珍貴的朋友,他們的精神、道德都深深影響了作者。于是,寫詩抒發(fā)友情、傳遞真情是這本詩集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些詩歌,我們可以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一位詩人通過其創(chuàng)作的詩歌顯現(xiàn)出來的人生感受及其豐盈的人生體驗。
寄情于山水之間,是中國從古至今多少年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古代無數(shù)的“山水詩”作品影響了此后的文學(xué)流派和詩歌流派?!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大氣磅礴,傳達的是詩人李白對于廬山瀑布最直觀的感知,通過詩歌調(diào)動起讀者的想象力,仿佛置身于詩情畫意的美景之中。再看看顧浩先生的《韶山行》《秋光賦》《絲綢之路》等詩歌,也是如此,他把對這個世界的感知、感覺、感受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歌頌生活,書寫下了一首首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詩篇。
詩歌雖短,傳意卻長。正如詩人于書中后記所說:“我在堅守詩魂、追求詩境、淬煉詩語、保持詩韻、塑造詩型、端正詩風(fēng)等方面,還是下了一番硬功夫的。”詩人顧浩幾乎用了畢生的時間來愛好詩歌,寫詩愛詩,是他一生的追求。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zhuǎn)眼詩人已走到耄耋之年,少年時埋下的詩歌種子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與沉淀終開出繁盛之花,結(jié)出精神之果??偠灾吨腥A雅頌》是一本值得品讀的傳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