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雀湖畔看睡蓮和烏篷船相映成趣的夏日版“莫奈花園”,到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打卡《藏海傳》同款觀天象“神器”,去鐘山文學館誦讀王安石寫給鐘山的詩句……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鐘山風景區(qū)迎來眾多中外游客。
作為南京的“地標”景區(qū)之一,今年以來,鐘山風景區(qū)深入實施世界級旅游景區(qū)創(chuàng)建行動,不斷擦亮“高顏值”、修煉“好氣質”、“融”出新玩法,向全球游客展示六朝古都深厚底蘊和現(xiàn)代都市時尚活力。中國旅游研究院發(fā)布的調研報告顯示,今年春節(jié)和“五一”假期,鐘山風景區(qū)迎客量在全國旅游景區(qū)中分別排第五名和第三名。
擦亮“高顏值”,歷史底蘊與美麗景觀交相輝映
滿湖的睡蓮婀娜多姿,烏篷船??吭诎哆?,天鵝和綠頭鴨在花間駐足嬉戲,燕雀亭、臺想昭明等中式風格建筑靜靜矗立……端午假期,明孝陵景區(qū)燕雀湖夏日版“莫奈花園”迎來浩浩蕩蕩的“攝影大軍”。
如今的燕雀湖,四季美景皆出圈。春天繡球花海五彩斑斕,夏天滿湖睡蓮宛若油畫,秋天落羽杉林層林盡染,冬天冰湖雪岸意境空靈。遠處蜿蜒曲折的明城墻、王安石筆下“澗水無聲繞竹流”的鐘山等,又為這一汪湖水增添了許多歷史底蘊。
“早在2005年時,景區(qū)就對燕雀湖這片區(qū)域進行景觀提升,整合了水系、地形,又種植了一大片水杉、落羽杉等植物;2015年時,在湖面種植了睡蓮、鳶尾、菖蒲等;2017年時,又打造了生態(tài)島?!敝猩搅陥@管理局園林工程師王麗萍說,為了讓美景“??闯P隆?,今年春天,他們在東側水岸打造的落羽杉林和繡球花景致,迅速成為今春新晉網(wǎng)紅打卡地。
在鐘山風景區(qū),類似燕雀湖這樣出圈的景致還有很多。近年來,景區(qū)結合獨有的歷史底蘊,打造了與之相得益彰的景觀,并且不斷“上新”。
不遠處的梅花山,被稱為“天下第一梅山”。目前,這里共有11個梅花品種群,380多個品種,3.5萬多株梅樹,是國內自主選育品種最多的梅山,還有155個梅花品種已經(jīng)完成了國際登錄,拿到了獨一無二的國際“身份證”。今年春天,83歲的高級工程師汪詩珊還奔走在田間地頭,悉心呵護剛剛繁育出的新品種。
今年3月,改造后煥然一新的紅樓藝文苑和游客見面,占地7萬多平方米,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紅樓夢主題園林。嶙峋的假山石、精巧的涼亭、曲折的長廊和鏤空的花窗,在簇簇梅花和青松的掩映下,將中式古典美的意境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修煉“好氣質”,“鐘山博物館集群聚落”再添新成員
“快來看,這不就是《藏海傳》里的欽天監(jiān)同款儀器嗎!”端午假期,不少游客在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的“古代天文儀器展區(qū)”內驚喜地叫出了聲。
熱播劇《藏海傳》中,不少觀眾對那架矗立于欽天監(jiān)內精密繁復得令人屏息的巨型儀器印象深刻。它的原型,正是眼前靜靜矗立在博物館內,于明代正統(tǒng)二年(1437年)用青銅鑄造的“簡儀”。
今年1月揭牌的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如今已經(jīng)成為中外游客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扇窗口。漫步園區(qū)內,可以看到明清時期觀測天象的珍貴古天文儀器,如渾儀、簡儀、圭表、天球儀等。游客們在這里觀“斗轉星移”,打卡明朝時期的“天文望遠鏡”,從一件件凝聚著古人智慧的“國家寶藏”上,觸摸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點擊觸摸屏上的按鍵,讓現(xiàn)代天文學家和古代天文學家張衡“同框”,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交流;佩戴上VR眼鏡,瞬間置身于“星空”,聽虛擬數(shù)字人娓娓道來各個星座的知識……端午假期,8歲的小游客吳昱在媽媽的帶領下,徜徉在天文學的“浩瀚星空”里,樂不思歸。
用現(xiàn)代科技賦能傳統(tǒng)文化。今年5月,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星瀚萬象——天文與科技的交融詩章”主題展覽啟幕,觀眾借助VR、智能交互等前沿技術,沉浸式繪制星座、探索行星奧秘?!拔覀兺ㄟ^AI、AE、AR等技術手段,將科技、天文、旅游、教育等有機融合,讓科普知識更能通俗易懂地進入大眾視野?!弊辖鹕教煳呐_博物館科普教育部主任林滟茹表示。
鐘山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2020年5月,“鐘山博物館集群聚落”正式成立,這是全國少有的集建筑、生態(tài)、人文、觀光、科普、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沒有圍墻的大型博物館”。目前成員單位已經(jīng)達到15家,包括已建成的明孝陵博物館、鐘山文學館、孫中山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南京十朝歷史文化陳列館、紫金山森林科普館、紫金山昆蟲博物館等場館單位,另外還有今年剛剛加入的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等。
“融”出新玩法,文商旅融合全球圈粉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月1日,鐘山文學館內舉辦了“詩行鐘山”活動,研學老師精選與南京、鐘山、紅樓藝文苑、三國文化、定林山莊等文化元素緊密相連的詩詞,帶著孩子們在行走鐘山的過程中誦讀,感受景區(qū)千年的悠長文脈。
端午節(jié)當天,孫中山紀念館內也舉辦了別開生面的研學活動,通過尋訪中山陵建筑遺產(chǎn)、講述孫中山愛國主義精神、體驗非遺技藝等形式,引導孩子們感悟家國情懷。
如今,在鐘山風景區(qū)內,“新玩法”層出不窮。從單純的賞景、看展,到漢服巡游、攝影、研學、文創(chuàng)等多元化文旅體驗,文商旅融合模式留住了游客腳步,拉動了文旅消費,激發(fā)了經(jīng)濟的新動能。
前不久,“傳承鐘山文脈,唱響傳世名著”2025年梅花季紅樓夢普及推廣活動在紅樓藝文苑舉辦,現(xiàn)場百人朗誦《葬花吟》、百人合唱《枉凝眉》,并結合《紅樓夢》中的非遺元素,推出傳統(tǒng)華服妝造、中式插花、絨花制作等手作活動。今年“五一”假期,明孝陵博物館推出“穿越六百年·共話大明風雅”活動,NPC們化身錦衣衛(wèi)、驛丞、木匠、茶館老板娘等角色,游客紛紛和“錦衣衛(wèi)”探討江湖秘事,和“驛丞”一起制作“大明寶鈔”。
越來越多外國游客慕名而來。今年3月24日,新加坡百人“賞花踏青團”來南京,在鐘山風景區(qū)賞春花,體驗拓印等非遺代表性項目。54歲的新加坡游客韓鴻光饒有興致地體驗了拓印,并把用紅色印泥拓下的“知足”兩個字帶回國。4月23日,來自美國、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委內瑞拉等多個國家的52名游客走進中山陵、靈谷寺等地打卡,一名阿根廷游客盛贊“這里的風景非常漂亮,建筑很有特色”。
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鐘山風景區(qū)接待游客近3800萬人次?!拔覀儗㈠^定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qū)目標,滿足市民游客多樣化需求,塑造景區(qū)國際化形象,提升生態(tài)保護和文化旅游融合綜合效益,推動景區(qū)高質量發(fā)展全面提質升級?!敝猩搅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