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jié),祁門縣頭茬再生稻陸續(xù)進入成熟收割期。當?shù)胤N糧大戶趁著當下晴好天氣,組織機械抓緊收割,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在安凌鎮(zhèn)瑯豐村再生稻種植示范基地,金燦燦的稻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fā)出陣陣清香。種糧大戶汪興江駕駛著收割機,在綠黃相間的“稻?!崩飦砘卮┧蟆8畹?、脫粒、裝車……一茬茬再生稻源源不斷地被卷入收割機,田間地頭呈現(xiàn)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今年,汪興江試種了一百畝再生稻,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管理,終于迎來了豐收季?!霸偕窘衲晔堑谝淮卧嚪N,三天左右就可以收割完,下一茬大概在十一月下旬收割,再生稻總體收成不錯?!?/p>
再生稻是播種一次、收獲兩次的水稻,具有生長期短、成本低和米質優(yōu)等特點,經濟效益顯著。祁門縣位于安徽省南部,從溫光條件來看,屬于“一季有余、兩季不足”的水稻種植區(qū)域。為提高糧食產量,今年,祁門縣在穩(wěn)定高標準農田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首次推廣再生稻種植模式,并制定相關優(yōu)惠政策,做好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鼓勵種糧大戶、專業(yè)合作社積極開展再生稻種植,變“單季稻”為“再生稻”,進一步提高糧食產量,助力豐產豐收。
“全縣再生稻試種面積在3000畝左右。通過對全縣種植大戶進行測產,頭茬畝產量有500多公斤。頭茬收割結束后,我們將組織技術人員開展田管技術指導,保障第二茬的收成?!逼铋T縣農技推廣中心技術人員方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