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春色,激蕩著萬丈長空。
2月26日下午,麗水機場完成校飛任務。校驗飛機今日將從麗水機場飛回北京。
校飛始于2月14日。當天中午,伴隨著轟鳴聲,一架飛機掠過層巒疊翠,穿過云層,在機場上空盤旋致意,早已等候的人們一片歡騰。
2月14日13時11分,麗水機場迎來第一架飛機降落的歷史性一刻,印有“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字樣的C560校飛飛機,穩(wěn)穩(wěn)降落在了寬敞的跑道上。
腳下的麗水機場,承載著麗水人的“航空夢”。從2008年納入國家民用機場布局規(guī)劃,到開展校飛,麗水機場由夢想變?yōu)楝F實。
位于浙西南的麗水,在“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接續(xù)奮斗中,交通網絡日益完善。從“鐵路時代”到“高速時代”,再到“高鐵時代”,麗水機場引領著“航空時代”的到來。
時間是建設的回響。
宛若飛鳥的麗水機場,讓人想起“奮斗實干、擔當爭先”的建設過程,也讓人暢想跨越式高質量發(fā)展的美好未來。
筑 夢
空中拍回的照片,清晰勾勒出麗水機場的雄姿。在低山丘陵和山麓溝谷區(qū)的掩映下,航站樓屋頂采用銀白色懸挑設計,形似棲落于山林間的飛鳥,飛機跑道筆直伸向遠方,“山丘、云霧、飛鳥”的意境呼之欲出。
麗水機場,是麗水人跨山出海的夢想,也是麗水黨委政府建設高水平交通強市的有力一環(huán)。
長久以來,麗水歷經了多次交通飛躍。1998年6月11日,金溫鐵路通車運行;2005年12月23日,金麗溫高速公路通車;2015年12月26日,第一趟高鐵飛馳電掣般駛入麗水站;2020年9月27日,衢寧鐵路運營通車……
時鐘撥回到2008年,麗水機場建設正式納入國家民用機場布局規(guī)劃。當年12月,麗水成立機場辦公室,機場建設前期工作拉開了大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2011年至2012年,舊機場區(qū)塊綜合處置工作啟動,完成舊機場土地綜合處置任務,為新機場建設提供寶貴的土地資源;
2013年9月,國家民航局同意將場址優(yōu)化至南山,進一步優(yōu)化機場布局與功能;
2014年1月,國家民航局完成了預可研報告評估,并出具了行業(yè)意見,為項目的后續(xù)推進提供了重要依據;
2018年4月,麗水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成立;
2018年6月,國家發(fā)改委正式批復《麗水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麗水人迎來夢圓航空的關鍵時刻:2018年9月30日,機場配套項目工程正式開工。從無到有,從展望到踐諾,麗水機場開啟了又一場征途。
麗水機場建設在2019年再次邁出堅實一步。進場道路起點段首爆,電力遷改項目啟動,機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鋪開。2020年,麗水機場建設土石方試驗段竣工驗收,完成設計報批,同年7月,土石方工程開工建設。
有了一步一個腳印的行進,才有越來越遠的旅程。2023年,麗水機場迎來里程碑,進場道路順利通過驗收,航站區(qū)22個單體建筑全面完成結頂,土石方工程全面完成回填,飛行區(qū)場道工程打響了施工“第一槍”,航站樓初現真容。
筑夢藍天,不以山海為遠。
2024年,麗水機場航站區(qū)工程完工,跑道全線貫通,航站區(qū)、飛行區(qū)完成竣工預驗收,跑道工程助航燈光系統(tǒng)首次亮燈。
麗水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人介紹,經過夜以繼日的建設,麗水機場圓滿完成實體建設任務。今年2月14日至26日,麗水機場圓滿完成校飛,如今已從“建起來”向“飛起來”沖刺。
攻 堅
從麗水市區(qū)出發(fā),沿著桐嶺路、處州大道一路向前,約30分鐘的車程后,便能抵達麗水機場。記者沿著這條路奔赴建設現場采訪,已記不得有多少回了。
山區(qū)建設機場,絕非易事。
麗水是山區(qū),地貌屬“九山半水半分田”。機場建設土石方工程量巨大,難度顯著增加。
麗水機場總占地面積超10000畝,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削平28個山頭,填平21條溝谷,土石方最高開挖山體89米,最深填方山谷達97米。
麗水機場跑道所處的沙溪河,是土石方工程高達97米的最高填筑高度所在區(qū)域,這一跑道填筑高度,已排進目前國內跑道填高高度的前三位,回填體量在華東乃至全國也屬于罕見,不到兩年的時間,施工現場進出土石方運輸車輛超過300萬車次。
航站樓“山中飛鳥”設計獨特、造型優(yōu)美,但由于涉及鋼構件5000多根,種類多、工藝難度高,單是13根主梁鋼構件的生產制作就經歷了多輪復核、微調,生產廠家開設了兩個班組、兩條生產線加工了一個多月才完成。
航站樓大廳,由于造型有弧度,每一塊仿木紋格柵的尺寸都不一樣,這對施工提出了極高要求。建設者們需要人工慢慢拼接、調整,整個過程經歷了無數次的拆除與重組。
機場建設是一項極其復雜且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程,它涉及多個專業(yè)領域。解決一個問題往往只是開始,新的挑戰(zhàn)和問題還會接踵而至。
由于填高過深且填筑期間自然降雨不足,在跑道施工前期,沉降收斂達到設計標準難度極大,建設者們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搶抓有效施工期,攻破難題。
麗水機場地勢高差大、地形復雜、場地限制條件多,進近燈光棧橋的吊裝無法采用傳統(tǒng)的安裝形式。建設者們從頭開始,通過大量的摸索和試驗,以應對各種復雜問題。
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建設者們不畏荊棘,破浪前行,麗水機場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麗水機場場址海拔標高162米,是華東地區(qū)第一高邊坡機場;
在全國首創(chuàng)人工模擬降雨的措施,幫助填筑體吸水“濕化”,成功解決了填高過深且填筑期間自然降雨不足的問題;
采用“卷揚機+拔桿”的方式,建成全國單跨度最大、華東地區(qū)第一座進近燈光棧橋。麗水機場東西兩側的進近燈光棧橋總長約787米,最大單跨達99.93米;
……
“麗水機場是國內最漂亮的支線機場”“是獨具山區(qū)特色的綠色機場”“是新建支線機場智慧化的標桿”……多家施工單位、多位專家如此評價道。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的精心組織和市直及各縣(市、區(qū))的鼎力支持,更離不開全體建設者的頑強拼搏。
騰 飛
有人說:一座城市,有了一個機場,便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更有人說:一座機場的建設,凝聚著無數人的辛勤付出,也刻錄著精誠協(xié)作的精神品格。
麗水機場是21世紀浙江省第一個完全新建的民用航空機場。它見證了建設過程中許多不為人知的奮斗瞬間,也記錄下團隊間無縫協(xié)作、共同奮斗的寶貴鏡頭。
“決戰(zhàn)300天項目攻堅誓師大會”“苦干30天完成機場綜合樓項目建設”“工程完工倒計時”……麗水機場的工地上始終縈繞著“比學趕超”的建設氛圍,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各參建單位項目部、各參建施工、監(jiān)理、設計單位代表等共同立下軍令狀,目光堅定,誓言鏗鏘。
在麗水機場建設中,??吹竭@樣的場景,討論、激烈的討論成為常態(tài),不僅在寬敞明亮的會議室,還延伸到了施工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在下班回家的班車上、在單位的員工食堂里,隨時隨地聽到討論聲。
面對近乎苛刻的標準,每一個人都不敢松懈。無論是技術難題攻關、材料選擇,還是安全管理,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過反復推敲,力求完美。
在這場浩大的工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工程建設者們功不可沒。北京建工、四川場道、甘肅機械化……他們共同匯聚在這片熱土上,用辛勤汗水和創(chuàng)新精神,助力麗水人民的“航空夢”。
炎炎夏日,工人們采取錯峰作業(yè)策略,利用夜晚的涼爽施工。夜幕降臨,機場跑道上燈火通明,機械轟鳴,工人們揮汗如雨,幾個人合力抬起300斤重的木行夯,鋪設著每一寸跑道,直到東方破曉,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
在充滿溫情與團聚的春節(jié),不少建設工人放棄了與家人共度佳節(jié)的寶貴時光,選擇堅守在崗位上,他們只能利用短暫的午餐休息時間,簡單而溫馨地慶祝春節(jié)。飯后,大家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向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拜年,一邊講述著自己在外工作的點點滴滴,一邊表達著對家人的思念和虧欠。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山海相連,天路相通。
仰望藍天,早日實現麗水機場的通航,是麗水百姓期盼已久的“圓夢時刻”,也是建設高水平交通強市的“關鍵時刻”,更是事關我市跨越式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時刻”。
隨著校飛任務圓滿完成,麗水機場邁出了通往藍天的重要一步,這座新興的航空樞紐即將從山地崛起,開啟嶄新的騰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