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終端產品巖棉,你怎么也想不到它是用石頭燒成的。”近日,在路順環(huán)??萍迹ㄒ伺d)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企業(yè)掌舵人路煥軍很是自豪地道出了原委。一摞摞堆起的巖棉呈暗黃色,軟乎乎的材質緣何會與石頭產生關聯(lián)?路順環(huán)保投資的天然氣高溫熔融飛灰綜合利用項目便掌握了這項“秘籍”,能夠將飛灰“吃干榨凈”,“吐”出再生資源,有效破解了飛灰處置難題,填補了我市飛灰資源化利用空白。
當前,無錫正加快建設“無廢城市”。其中,源頭減量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飛灰,生活垃圾焚燒殘留物,其中含有二惡英、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目前,國內外對飛灰處置以先固化、后填埋方式為主。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建成964家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年產生飛灰近1000萬噸。飛灰填埋處置不僅占用了較多的土地資源,還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飛灰資源化處置是項新生事物,采用何種技術,處理效果如何都是未知數。路煥軍便成了率先“吃螃蟹”的人。路煥軍在宜興經營一家建材企業(yè),面對產能過剩的行業(yè)現狀,他主動謀轉型。兩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飛灰制棉后,便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巖棉屬于新型建材,可用于防火、隔音、隔熱等場景。“從傳統(tǒng)建材到新型建材,雖是跨行業(yè)的挑戰(zhàn),但確實是踐行綠色化發(fā)展的最佳途徑。”路煥軍介紹。投資2.2億元,路煥軍在楊巷鎮(zhèn)工業(yè)集中區(qū)找了60畝地,上馬天然氣高溫熔融飛灰綜合利用項目。期間,企業(yè)和國內行業(yè)龍頭企業(yè)、高校院所等合作,實現從處理工藝到設備制造的自主研發(fā)。
不久前,該項目正式投產。走進生產車間,隨處可見大容量的“罐子”,所有的處理流程都在“罐”中進行。飛灰運輸到廠區(qū)后,通過密閉管道輸送至筒倉內,整個卸料輸送過程全密閉。隨后,飛灰經三級水洗的方式進行充分脫氯,并通過天然氣富氧燃燒,使二惡英被完全分解,重金屬被穩(wěn)定晶格化,實現飛灰徹底無害化。處置過程中脫氯飛灰與玄武巖、石英砂等輔料科學配比,生產巖棉等資源化產品。據了解,目前企業(yè)一年可處置飛灰3萬噸,可生產防火巖棉板1.65萬噸、巖棉3.35萬噸。
“目前,企業(yè)生產的首批巖棉產品已經應用到了市場。近期,江蘇、安徽等多地企業(yè)到宜興考察,有近20家單位達成合作意向。”路煥軍透露。未來,路順環(huán)保還將致力于服務輸出,進行飛灰資源化生產線設備的制造生產,實現技術推廣,將資源化利用方案復制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