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文化

首頁>文化>非遺

非遺“旋鼓舞”傳承人:除了農忙,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QQ截圖20180625204440.png

   甘肅武山縣旋鼓舞是當地一種古老族民間舞蹈,又稱羊皮鼓舞,流傳年代久遠,旋鼓表演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壯年為主。2008年,武山旋鼓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張婧 攝
  中新網蘭州6月25日電 (張婧李亞龍)“鼓頭”代三海一邊敲鑼一邊指揮,他身旁的舞者們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邊,鼓點変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旋轉自如。代三海說全村人都喜歡跳旋鼓舞,“小到剛會走,老到九十九,都會打旋鼓。”
  雖然實際情況并不如此夸張,但愛好者之眾,讓武山縣旋鼓舞成為當地老少皆宜的民間藝術表演。
  “平時除了農忙,旋鼓舞就是我們的生活。”今年62歲的代三海是甘肅武山縣灘歌鎮(zhèn)代溝村村民,自幼以爺爺為師學習旋鼓舞,到后來跟著父親勤學苦練,如今跳旋鼓舞已經50多年的他是武山縣第一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他又成為自己兒子和孫子的旋鼓師父。
  武山縣旋鼓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又稱羊皮鼓舞,流傳年代久遠,該舞蹈表演套路與早期的行軍布陣相關,一個套路就是一個陣勢,各個套路的鼓點、節(jié)拍和步伐不同,有“獅子滾繡球”、“十字墊梅花”、“二龍戲珠”、“觀音過橋”等多個陣勢,旋鼓表演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壯年為主。
  代溝村旋鼓舞隊60多人在代三海的指揮下縱橫穿插,隊形變化自如,鼓聲喧天,代三海在舞者圍成的大圈中央,變化節(jié)奏一敲鑼,旋轉的大圈在兩個手持紅色旗幟鼓手的有序帶領下,分為兩個小圈,各自在“鼓頭”左右兩側腳步輕盈彈跳向前,不時翻轉鼓面,變化鼓點敲擊,俯瞰如一幅“二龍戲珠”圖景。
  武山縣隸屬甘肅省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2008年,武山旋鼓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該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旋鼓舞之鄉(xiāng)”。
  舞者身著靚麗服飾,手持羊皮鼓,步伐輕快進行旋轉,或翻轉鼓面,或變化鼓點敲擊,動作粗獷豪放,剽悍威武,是當地人對美好生活祈愿的一種表達方式,富有濃厚熱烈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民俗特色?!堟?攝
  同為旋鼓舞傳承人的代溝村民代思賢也是12歲開始學習旋鼓舞,近50年學習的歷程的他對該舞種“駕輕就熟”。他手持羊皮鼓向中新網記者介紹說,羊皮鼓是旋鼓舞的主要道具,鼓面由精制羊皮制作,繪有花紋圖案,用鐵圈箍成,外形就像一面大葵扇,鼓面下連接手持柄,柄端有鐵環(huán)或小銅擦。
  代思賢邊說邊用藤條做的鼓鞭敲擊鼓面,鐵環(huán)與小銅镲頻頻作響,十分清脆。他說自己作為傳承人,肩上就有一份傳承責任,村上每年都會發(fā)展五名左右的傳承人,代溝村的旋鼓舞一直延續(xù)至今從未間斷,村里在保護傳承期間,也帶動周邊失傳村落的“復興”。
  “雖然跳旋鼓舞有點累,但我還是會跟著爺爺繼續(xù)學習,因為我們村上的小孩子都會跳。”剛跳完旋鼓舞的11歲李勇額頭沁出一層汗珠,他雖然年紀小,但學習旋鼓舞已經8年時間了。
  武山縣文化廣播影視局負責人劉向東表示,近年來,該縣加大對旋鼓舞的傳承保護力度,將旋鼓舞的實物資料和圖片等進行編目整理,建立文本檔案,形成武山旋鼓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資料數據庫,通過互聯(lián)網宣傳,擴大武山旋鼓舞的知名度。此外,該縣還成立代溝村、水簾洞、武山溫泉、縣城非遺中心、洛門鎮(zhèn)旅游紀念品生產中心等5個傳承保護基地,并多次組織武山旋鼓舞隊伍參加大型文藝演出等活動,通過全方位展演,開展具體的實踐性傳承保護工作。
  據武山縣文化旅游局不完全統(tǒng)計,當地有較大影響的民間藝人約36人,其中,以灘歌鎮(zhèn)的代三海和代思賢等為代表的旋鼓舞傳承人3名。在原有傳承人隊伍的基礎上,又組建2支女子旋鼓隊,新培訓傳承460多人,培養(yǎng)重點傳承人20名。截至目前,已培養(yǎng)武山旋鼓舞傳承人1200多人,40人以上的傳承人隊伍達15支。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655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