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傳媒記者曹思思
臺傳媒通訊員茹冠欽
4月8日下午4時許,在玉環(huán)高銘暄學術館內(nèi),管理員黃黎姿正埋頭整理這周預約訪館的團體名單。這時,一位市民臨時到訪,黃黎姿立馬迎上前為其解說?!拔覂鹤拥膶W校就在邊上,等他放學的空隙進來逛逛。這個學術館里有大量珍貴的手稿和筆記原件,想找個周末帶孩子再來一次?!笔忻耜悤哉f。
高銘暄,1928年出生于玉環(huán)大麥嶼,是法學界唯一的“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也是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作為唯一全程參與新中國第一部刑法制定的學者、新中國第一位刑法學博導、改革開放后第一部法學學術專著的撰寫者和第一部統(tǒng)編刑法學教科書的主編者,高老為我國刑法學的人才培養(yǎng)與科學研究作出重大貢獻。
近年來,玉環(huán)持續(xù)放大學術名人效應,打造高銘暄學術館為城市新地標,傳承弘揚高銘暄教授的“大家”精神,為學術交流、人才培養(yǎng)、法治宣傳、普法教育等貢獻力量。
4月7日,高銘暄學術館迎來開館兩周年,學術館接待訪問量累計突破5萬人次,并成功創(chuàng)成省級公安法治素養(yǎng)觀測點和省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被列入2024年浙江省第一批鄉(xiāng)村博物館。
碧水環(huán)繞,楊柳依依,春日的大麥嶼慶瀾公園生機勃勃,高銘暄學術館毗鄰于此。館內(nèi)收藏了1200多本高老的藏書還有各類珍貴文物資料,高老的生平履歷、法學成就,如同一幅畫卷緩緩展開。
黃黎姿入館工作近2年,每天為上門訪客做好解說已然成為常態(tài)?!皟H團體訪客,兩年來平均每天要接待3批,忙時5批,常常講到喉嚨‘冒煙’。”黃黎姿笑著說,忙卻快樂著,能把高老的事跡以及成就宣講給大家很有意義,讓大家都知道小城走出了一位大先生。
“4月10日上午,溫嶺市衛(wèi)健局,20多人;4月11日上午,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公安局,人數(shù)待定……”打開黃黎姿手機,《高銘暄學術館講解員接待情況登記表》上密密麻麻記錄了每次的團隊訪問記錄,幾乎每周都有不同的團隊來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兩年來,高銘暄學術館積極舉辦一系列高水平的學術交流研討,并組織設立“高銘暄學術獎”,開展各種形式的法治文化和普法宣傳活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和學法教育基地。
兩年來,高銘暄學術館承辦臺州市級以上學術活動27場,其中國際學術會議1場、全國性學術會議8場、省級學術會議2場,來自全國各地1000多位法學專家學者先后參會,學術館學術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