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寶硯為首?!弊怨乓詠?,硯臺便是文人墨客案頭不可或缺的珍寶,硯刻藝術則是賦予硯臺靈魂和生命的一種手段。9月8日,上海硯刻第五代傳人汪志良舉辦的“見石·上海硯刻汪志良作品展”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拉開帷幕。
展覽分“高古簡約”“博古滿工”“寫實仿生”“新文人硯”等板塊,展示了汪志良近十年來精心創(chuàng)作的硯刻作品?!案吖藕喖s”板塊主要從唐宋元明的經典硯式入手,這種極簡風格看似簡單實則很難,直中有曲、曲中見方、方中見柔、柔中見剛。“博古滿工”板塊主要以宮廷造辦處的工藝為標準,用料考究、刀法精湛干凈、線條精確老辣、構圖平衡對稱、寓意吉祥如意?!皩憣嵎律卑鍓K的作品追隨海派硯雕大師陳端友和張景安的風格,以摹刻自然物體為主,如鳥獸、草蟲、香菇、竹葉等,巧妙運用淺浮雕、圓雕、深雕、鏤雕等各類雕刻技法,以精細刀法表現(xiàn)物體的質感和內部結構,以求達到與實物惟妙惟肖的境界??!靶挛娜顺帯卑鍓K的作品則集金石、書畫、篆刻等多門藝術于一身,蘊含濃郁的文人氣息,將中國傳統(tǒng)的詩、書、畫、印有機而完美地融于一體,展現(xiàn)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汪志良的作品,不僅在技藝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更展現(xiàn)了他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創(chuàng)新精神。他善于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審美相結合,在傳統(tǒng)硯雕和海派硯文化的滋養(yǎng)下,形成了獨特的文人硯刻風格,既有唐宋元明的經典美,也有宮廷造辦處的精工美,又有海派硯刻俏色巧雕的寫實美,更有書畫篆刻金石味的文氣美,每一方硯臺都充滿了文化氛圍和藝術格調。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說:“志良據(jù)以打動藝文前輩的,絕不僅是治硯天才。在他的身上,有許多今天格外難得的特質——守禮、好學、勤奮、靜心?!敝袊炙嚢l(fā)展研究中心主任趙普評價:“志良不追時風,不循陳例,師古而不泥古。他賦予了石頭生命,而不言不語的硯石,又何嘗不是在升華他的生命呢?”畫家任重則表示:“志良是發(fā)現(xiàn)了自我天賦的人,他每日精勤揮刀十數(shù)時,二十余年不暫息,故而修煉出今日的絕技?!?/p>
本次展覽不僅是汪志良對自己藝術成就的展示,也是對硯刻藝術本身的一次探索。他希望,通過這場硯刻藝術的盛宴,能讓觀眾更了解硯刻藝術、欣賞硯刻藝術,感受到硯刻藝術的無窮魅力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積淀。
展覽將持續(xù)至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