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雨瀟,風展花香濃。4月15日上午,由杭州西溪文化研究會、杭州市風景園林學會主辦,浙江省雜文學會協(xié)辦的“杭州古代莊園與現(xiàn)代社區(qū)文化研討會”在西子湖畔舉行,省市專家學者2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
杭州古代莊園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在杭州建立莊園是南朝的范元琰。窮人可以進入他的灌業(yè)(莊園)采摘果蔬,被城東人譽為“當世善莊”;宋代鄭興裔在筧橋建起鄭家園的義莊(麥莊)是南宋最大救助收留難民的義莊,感動杭州民眾800余年,至今人們依然設廟紀念。
蔣村賢善之風綿延千百年,長期以來都為西溪居民所崇尚。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大批北方民眾拖兒帶女逃難到杭州,既無寓所又無食物,生活異常艱難,蔣氏莊園(蔣村)蔣崇仁、蔣崇義、蔣崇信三兄弟見此凄景,毅然把自家的糧食全部賑濟給難民,還把莊園內的一些房間騰出給無家可歸的難民居住,并無償贈地給難民耕種,讓無數(shù)難民有了一線生機。為感恩蔣氏三兄,西溪居民在蔣村(蔣莊)建起了“蔣相公祠”以示不忘善德之人。
明洪武初年建立調解鄰里矛盾的“申明亭”和表彰鄉(xiāng)里善德之人的“旌善亭”,是古代莊園街坊弘揚傳統(tǒng)道德的一個舉措。今天的留下街道還建有“申明亭”,筧橋街道尚有“旌善亭”的遺址。
由古代莊園街坊演變而來的當代社區(qū),仍然是國家體系中的基礎,是社會架構中的磉盤,更是社會治理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關系到城鄉(xiāng)居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