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我市正式入伏。與往年“超長伏天”不同,今年三伏天僅30天,為最近10年中最短。與此同時,近期紹興雷陣雨頻發(fā),不少市民疑惑,今年紹興會迎來“涼夏”嗎?
據了解,今年三伏天從7月20日開始,至8月18日結束。三伏天的起止日由我國傳統(tǒng)的干支紀日法決定,初伏、末伏固定為10天,中伏則不固定。往年入伏多在7月15日左右,今年比常年偏晚近一周,而出伏時間基本穩(wěn)定,再加上今年夏至與立秋間只有4個庚日,中伏便只有10天,伏期自然“縮水”。之前10年中伏都是20天,伏期便長達40天?;厮?0多年來的數據,伏期30天的年份僅8個,40天的所謂“超長伏天”才是常態(tài)。
入伏以來,紹興最高氣溫大多低于35℃高溫線。且自進入7月,紹興氣象臺頻頻發(fā)布雷陣雨預報,截至目前,紹興的累計降水量達到89.7毫米。據浙江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分析,近期副高位置比常年偏北3至4個緯度,紹興不在其核心控制區(qū),同時,副高南側的偏東氣流和熱帶系統(tǒng)活躍,偏東氣流攜帶大量水汽來到紹興上空,更易成云致雨。
最近10年最短三伏,疊加高頻雷陣雨,是否意味著今年紹興會迎來“涼夏”?其實,三伏天熱不熱,主要取決于大氣環(huán)流形勢,副熱帶高壓越強,“占據”的地盤更大,天氣也就越熱。從氣候統(tǒng)計看,常年三伏期間,長江中下游一帶城市的高溫日數較多。紹興今年的高溫天數已達18天。其中,由于今年出梅早,7月上旬紹興出現了6天高溫,7月中上旬紹興平均氣溫30℃。
氣象專家表示,體感溫度與外界環(huán)境關系密切,除氣溫外,還受濕度、風速、太陽輻射等因素影響。近期紹興的“絕對高溫”出現次數不多,加上雷陣雨頻發(fā),使大家在體感上產生“溫差”。不過,雖然近期雨水偏多,但空氣濕度大,“上蒸下煮”的感覺依然明顯。
因此,雖然今年我市三伏天數少、雨水偏多,近期最高溫度不高,但難言“涼夏”。未來幾天,陣雨依舊是???,但氣溫會沖高到35℃,屬于夏季的燥熱仍在。公眾在防暑降溫的同時,也要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同時防范雷陣雨等強對流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