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從“一米高度”看城市,會發(fā)現不同的風景:圖書館依據兒童年齡設置繪本圖書區(qū)、益智閱讀空間等分區(qū),以兒童喜愛的造型定制尺寸合適的書架、閱覽桌椅,小區(qū)里就能滑滑梯、玩沙坑、建小城堡,出了小區(qū)不遠處就有兒童友好口袋公園……這些背后無一不體現出一種新理念——兒童友好。
兒童友好城市的建設,不僅關系到兒童權益的保障,更是現代城市文明理念的體現,賦予了城市“柔軟的力量”。2021年9月30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會同22個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旨在讓兒童友好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行動、責任和事業(yè)。蘇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部署要求,圍繞“童心蘇州、友好同心”的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愿景,在全力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中持續(xù)擦亮底色、彰顯特色。兒童友好正成為蘇州這座“人間天堂,福氣之城”的新名片。
強化政策支持
“一米視角”融入城市規(guī)劃建設
自2020年底啟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以來,蘇州圍繞“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fā)展環(huán)境、社會政策”五方面持續(xù)發(fā)力,全力打造兒童友好城市。2023年4月,蘇州成功入選第二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2024年7月,蘇州將兒童友好要求納入工程設計施工圖審查,制定實施《蘇州市城市更新中兒童友好設計施工圖審查要點(社區(qū)、出行)(試行)》,在城市規(guī)劃建設中融入“一米視角”,從源頭上提升兒童友好空間科學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水平,蘇州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2024年底,市政府印發(fā)《蘇州市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這是蘇州圍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制定的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實施12大行動,落實49項任務,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謀劃新的藍圖。
目前,蘇州已編制完成社區(qū)、出行系統(tǒng)、學校、醫(yī)院、場館和公園綠地6大兒童空間領域建設指引,為全面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提供了翔實標準和明確要求。今年3月,蘇州先行先試的3條經驗“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統(tǒng)籌部署、將兒童友好要求納入工程設計施工圖審查、推進小微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入選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等三部委聯合印發(fā)的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經驗舉措清單。
“蘇州將持續(xù)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各項任務,加快街區(qū)、社區(qū)、醫(yī)院、學校、公園等領域兒童友好試點單元建設,推出更多可見可感的兒童友好場景,至2026年底,全市將完成不少于500個兒童友好試點單元建設?!笔袐D聯黨組成員、市政府婦兒工委辦主任朱敏說。
合理規(guī)劃布局
推進公共空間設施適兒化改造
位于蘇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附近的一個路口是蘇州首個投入使用的兒童友好出行交通設施示范工程。柏油路面畫上了三色立體斑馬線,孩子們蹦蹦跳跳地走過,旁邊路燈桿掛著“兒童友好 綠信延長”的標志牌。公交公司還配套開通了蘇州市區(qū)首條兒童友好公交專線,正好對接地鐵1號線、3號線和有軌電車,方便兒童實現軌道、公交無縫銜接出行,公交車內靠背坐墊都是軟包,并對沿線站牌、車身、車廂進行兒童專屬設計,處處體現兒童友好的出行理念?!懊看螏е∨笥褋磉@里,就好像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一路上都感受到滿滿童趣。孩子們出行安全開心,我們做家長的也特別放心?!弊哌^立體斑馬線,市民錢雪晴不由感慨。
在蘇州,類似這樣的適兒化改造隨處可見。
兒童友好街區(qū)是城市一角的放大鏡,投射出對兒童的友好和關愛,關系著轄區(qū)兒童的成長發(fā)展和美好未來。以青澄路兒童友好街區(qū)為例,該街區(qū)建設圍繞兒童出行主要路線,統(tǒng)籌陽澄湖鄰里中心戶外游樂空間、室內公共空間、交通路線、口袋公園等場地,連點成線、串珠成鏈,以“打破界面+交融聯動+區(qū)域賦能”為設計理念,從兒童友好出行、兒童快樂成長、兒童無憂游戲角度出發(fā),增設接送等候區(qū)域、安全宣傳墻繪、瀝青彩繪、景觀小品、小花園等場景。
“我們致力于將出行安全與自然元素有機融合,形成兒童友好的出行安全路網。今后將持續(xù)著眼‘一米高度’,從兒童友好社區(qū)、街區(qū)、學校、公園、商圈、企業(yè)等9大領域著手,建設更多兒童友好場景,為孩子們打造安全、舒適、充滿童趣的宜居空間?!眻@區(qū)婦工委副主席何嘉茜接受采訪時表示。
多方參與共建
打造多元立體兒童友好服務矩陣
“蘇博西館的兒童樂園很不錯,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鄙虾S慰蛷埼慕「嬖V記者,這是他今年第三次帶孩子來蘇州玩,進地鐵的時候因為推著嬰兒車,無論是站務還是安檢都會主動帶他們去走綠色通道,“整個城市對兒童友好的服務意識絕對滿分!”張文健對此很是贊嘆。
蘇州對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用心不僅體現在公共空間設施改善上,更體現在以滿足兒童日益增長的各類需求的服務上。政府部門、學校社區(qū)、社會組織等多方共同發(fā)力,致力于讓每一個孩子在城市中得到更多全面發(fā)展的機會。
張舒婷家是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孩子今年上2年級,每天下午3點半放學,孩子的接送問題一度讓張舒婷頭痛不已。“好在學校推出了課后延時服務,不僅減輕了我們的接送負擔,孩子在課后參加足球社團的過程中也變得更加自信開朗?!睆埵骀谜f,如今的孩子隔代撫育的比例較高,很多家庭都是爺爺奶奶幫忙接送孩子,她建議在適兒化改造的同時也注重適老化改造,進一步探索“老小結合”的空間融合模式。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不僅改善了兒童的生活環(huán)境,更帶動了整個城市公共服務水準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多元主體的廣泛參與確保了蘇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扎根于城市治理的每個毛細血管。
誠如蘇州兒童友好城市主題歌曲《星光》所唱:“成長的路上,到處彌漫著花香,湛藍天空下,團結友愛笑容綻放……”兒童友好早已不只是一種理念,更成為蘇州這座城市的行動自覺與溫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