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的影響力反哺了懷寧縣黃梅戲劇團的線下演出上座率。
借助直播收入,懷寧縣黃梅戲劇團搭建起了安徽首個縣級劇團“5G智慧演播廳”。
懷寧縣黃梅戲劇團的直播間有雙人直播、多人團播等多種形式。
“‘聚光計劃’搭建的橋梁作用顯著,我們得以與其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賬號交流學習,獲取平臺大型活動的參與機會,為劇團成長開辟了新路徑?!苯?,在“聚光計劃-安徽省國有文藝院團抖音直播培訓交流會”上,懷寧縣黃梅戲劇團團長劉麗華及演員為全省50余個基層文藝院團分享了他們的直播經(jīng)驗。
自2024年8月抖音直播發(fā)起“聚光計劃-抖音直播基層院團扶持專項”以來,已經(jīng)有119家國有基層院團以經(jīng)紀機構的形式入駐抖音、1038名旗下演員開啟直播舞臺,日均開播約290場,場均觀眾約2584人。抖音直播已成為藝術團體真正的“第二舞臺”。
順應形勢
“戲臺子”走進抖音直播間
懷寧,素有“京黃故里、戲曲之鄉(xiāng)”的美譽。成立于1949年的懷寧縣黃梅戲劇團至今已有76年歷史。然而近年來,懷寧縣黃梅戲劇團也面臨挑戰(zhàn)。線下演出市場波動、年輕觀眾群體流失、傳播渠道受限……各種問題擺在面前。2022年1月,劇團決定把戲臺子搬進抖音直播間,提出“全員直播”計劃。當時,質(zhì)疑聲不少,老演員擔心“對著手機唱戲丟了魂”,年輕演員害怕“被網(wǎng)友評頭論足”。
頂著壓力,團長劉麗華和演員們正式開啟了抖音直播之路?!耙婚_始就用一個手機,沒有專業(yè)設備,就在辦公室里直播。”劉麗華說,起初沒有抱太多期待,“第一次直播能有100個人觀看就很好了”,結果當天最高在線人數(shù)達到七八百人。初次嘗試的成功背后,離不開演員們的精心設計?!拔覀兙劢裹S梅戲的核心魅力,精選《天仙配·路遇》《女駙馬·洞房》等折子戲,還有展示水袖、身段等基本功,直播中途還設計了互動環(huán)節(jié)?!眲Ⅺ惾A說,每次直播都提前設計完善的演出流程,“真正把直播間當作第二舞臺”。面對缺乏專業(yè)編導、攝像、后期、運營人才的情況,劇團演員們自己探索,逐漸掌握了直播的竅門,還搭建起一個有模有樣的直播間。在拍攝方面,團里青年演員左小偉自學視頻拍攝、剪輯,充當起攝像師的角色。截至目前,懷寧縣黃梅戲劇團抖音賬號已收獲粉絲136.5萬,作品點贊764萬次,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shù)突破1億人次,直播巔峰時段累計獲贊3.6億次,位列全國縣級劇團榜首。
美美與共
劇團官號與個人號相得益彰
懷寧縣黃梅戲劇團青年演員、主播謝慧慧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直播時的慌亂。“直播前對著鏡頭反復練習開場白,聲音就像卡在喉嚨里說不出來。”“直播持續(xù)了一個半小時,收獲6個粉絲?!敝x慧慧說,直播結束后,自己腦子里總是不斷“回放”放錯伴奏、說話打結的窘迫畫面。這是不少轉(zhuǎn)戰(zhàn)直播間的黃梅戲演員要經(jīng)歷的過程。如今,謝慧慧已經(jīng)成長為一名成熟的戲曲主播,她的個人抖音賬號粉絲接近100萬。
實際上,謝慧慧從2020年就開始嘗試抖音直播,并發(fā)布短視頻,比劇團官號早了兩年。謝慧慧的抖音賬號中,早期的短視頻記錄了她在劇場練功和唱戲的大量花絮,而為她拍攝的正是她的丈夫左小偉。當劇團正式入駐抖音后,左小偉和謝慧慧此前積累的經(jīng)驗也有了用武之地。
在謝慧慧的帶動下,尤其是劇團提出“全員直播”計劃后,越來越多的演員加入了直播團隊。左小偉介紹,目前,全劇團已有12名演員開設賬號直播,而參與劇團官方賬號直播的演員和工作人員達20余名。另一方面,演員個人直播積累的粉絲和人氣,也能反哺劇團?!拔以趥€人直播中也會宣傳劇團的演出活動、新作品等,吸引自己的粉絲去關注劇團直播,觀看劇團演出,為劇團帶來更多流量和關注?!敝x慧慧說。
收益多元
讓真金白銀更好扶持黃梅戲
三年多的直播下來,讓懷寧縣黃梅戲劇團變成了網(wǎng)紅劇團。而更大的轉(zhuǎn)變,始于劇團加入的“聚光計劃”。
2024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fā)展中心與抖音直播共同發(fā)起“聚光計劃-抖音直播基層院團扶持專項”,支持基層院團開辟線上“第二舞臺”。
截至目前,已經(jīng)有119家國有基層院團以經(jīng)紀機構的形式入駐抖音、1038名旗下演員開啟直播舞臺,日均開播約290場,場均觀眾約2584人。相當于過去一年,平均每天有290場來自基層文藝院團的中等規(guī)模演出在抖音上演。懷寧縣黃梅戲劇團就是其中之一。對于線上轉(zhuǎn)型的收獲,劉麗華感受真切,通過直播讓黃梅戲的魅力觸達天南海北,特別是從未接觸過戲曲的年輕人。
“加入‘聚光計劃’后,令人驚喜的是,年輕觀眾占比從不足10%躍升至45%?!眲Ⅺ惾A說。不僅如此,直播也帶動了更多觀眾走進劇場觀看演出,“線下演出上座率提升47%,形成‘線上引流、線下轉(zhuǎn)化’的良性循環(huán)”。
不過,直播最直觀的收獲在于,觀眾對藝術價值的認同直接轉(zhuǎn)化為“點贊”,成為劇團重要的補充收入來源。“劇團直播獲得的打賞收入和平臺扶持政策給予的優(yōu)勢,給了劇團和演員充分保障?!眲Ⅺ惾A說。據(jù)統(tǒng)計,自懷寧縣黃梅戲劇團加入聚光計劃以來,院團官號及演員直播總場次為3556場,2424萬人觀看了直播內(nèi)容,點贊1.2億次。謝慧慧對此也深有感觸?!笆杖氲奶岣咭材茏屛曳床笩釔鄣氖聵I(yè)?!彼f。
劉麗華介紹,下一步,劇團將構建“線上-線下”的聯(lián)動閉環(huán),培育專職主播和數(shù)字運營團隊,讓線上觀眾獲得不遜于甚至超越線下的審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