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紹興市收藏家協(xié)會二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紹興市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85歲的越城老收藏家邵鴻江向越城區(qū)檔案館捐贈了自己收藏的1480張票據。這些票據中,有清代至民國時期的田賦執(zhí)照,也有新中國成立后的農業(yè)稅繳納收據、計劃經濟時期各類生活票證等。
“這些票據,是邵老先生多年來花了大量心血從各地通過互換等形式收集到并珍藏的,這也是我們檔案館首次收到這么大量的票據捐贈?!痹匠菂^(qū)檔案館館長魯水良表示,檔案館有恒溫恒濕檔案管理條件,像票據這類實物檔案,放進檔案館對保存實物原貌更有利。同時,又可供大家共同查閱研究,更好發(fā)揮其價值。目前,館里工作人員正在做整理、分類,因為數量大、種類多,估計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全部完成入庫工作。
據紹興市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陳寶祥介紹,邵鴻江老人是陶堰街道茅洋村人,是著名民主人士邵力子的侄兒,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創(chuàng)始人、著名教育學家邵鴻書先生的堂弟,老人家的收藏遍及各種票證,除常見的糧票、布票、油票外,還有很少見的上海等大城市發(fā)行的衛(wèi)生紙票,都是時代的見證。邵鴻江還是頗有名氣的“啤標大王”——他收藏了啤酒標共計8萬余枚。這些啤酒標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上千個啤酒廠,因此,他的名字在維也納、波恩、布拉格以及整個歐洲啤標收藏界也有一定知名度?!袄先耸窃谟檬詹匾娮C歷史,講述中國故事、紹興故事?!标悓毾檎f。
“這1480張票據,不僅有文化價值、檔案價值,實際上經濟價值也不小。就拿其中1955年一套四張的全國糧票來說,在淘寶上的售價一套就在1600元左右。”收藏界人士王堯森說。
“計劃經濟時代,在紹興買一塊腐乳也要票據?!鄙埒櫧舷壬嬖V記者,自己很早就喜歡上了收藏,17歲時,他跟師傅到龍泉印刷廠工作,當時經常出差學習或是指導別的印刷廠技術,每到一地工作,他總會留意當地的特色票據。他會認真擦拭每一張票據,并用塑料袋單獨裝好,貼上標簽。因為收藏票據,認識了全國許多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受他們的影響,他的收藏愛好也不斷擴大,包括啤酒標、錢幣,各個時期的郵票、磁卡、香煙盒等。在收藏過程中,他經常跟藏友交流,大家相互之間還經常通過信函交換各自收藏,邵鴻江收藏的啤酒標中就有4萬張來自全世界68個國家和地區(qū)。
邵鴻江認為,每一種收藏實際上都在講述一個時代的故事,是非常有意義的。為了讓更多人從自己的收藏中感受歷史,2011年5月,在熱心人士的支持下,邵鴻江在家鄉(xiāng)茅洋村辦起了“紅色展覽室”?!斑@個紅色展覽室給村里增添了文化內涵和鄉(xiāng)愁,是茅洋村文化禮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地很多學校的教育基地。”茅洋村黨總支書記王立勇說,這個展覽室中展出的不僅有各種票據,還有不少實物,比如結婚用的“老三件”“新二件”等。
“希望社會各界人士能更多地關心和支持越城的檔案史志事業(yè),積極捐贈保存的珍貴史料,共同為豐富完善越城區(qū)文化基因庫建設作出貢獻?!眳^(qū)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