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0日從南京市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今年中國·秦淮燈會主題是“點亮中國燈、共筑中國夢”,將于2月10日至2月27日舉行,并將延展至5月3日。...
一位退休多年的昆曲音樂家,從一本清代的古琴譜集子中發(fā)掘、恢復出失傳已久的《板橋道情》套曲(十首);一群六七十歲的退休文藝愛好者,組建了一個民間藝術團,將《板橋道情》唱到了...
20日,位于揚州北護城河文旅集聚區(qū)的揚州非遺珍寶館開館,該館以“五館合一”的格局,一館攬盡連城之珍。
在余姚市黃家埠鎮(zhèn)夏彩囡奶奶的家中,夏奶奶制作的龍形手工盤紐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色彩醒目的龍形盤紐栩栩如生,極具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讓人愛不釋手。...
設計精美的龍燈、寓意吉祥的龍年剪紙、滿載祝福的繩結龍舟、紅紅火火的苧麻編織龍年掛盤……龍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南京非遺傳承人巧手賀新年,推出多款龍年主題非遺作品。...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lián)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jié)目《非遺里的中國》年度盛典暨第二季啟動儀式11日在上海舉行。...
1月10日,南京白鷺洲公園展區(qū)《上元燈彩圖》非遺藝術展正式亮燈。
近日,記者從南京市秦淮區(qū)了解到,為了給市民游客提供觀燈賞燈的休閑場所,曾作為歷屆秦淮燈會主展區(qū)的南京白鷺洲公園將在1月10日舉辦《上元燈彩圖》非遺藝術展活動。...
蘇州高新區(qū)文化館地鐵非遺分館3日在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索山橋西站啟用,旨在打造多元非遺專題展和體驗活動,讓市民、游客探尋江南符號的指尖技藝,沉浸式感受東方美學的活化傳承。...
12月24日下午,浙江省首屆非遺年貨大集暨臺州三門冬至廟會落下帷幕。
12月13日,2023“一河串百藝”非遺旅游商品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qū)舉行。
日前,由中國南京云錦博物館策劃打造的非遺云錦現(xiàn)代藝術美學展落地上海靜安。
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qū)和孚鎮(zhèn)荻港村的?;~塘“稻處”研學基地的稻田里,菱湖中學130多名西藏班師生化身“農夫”,體驗趣味秋收,探索漁文化、農耕文化。...
洪澤湖是全國第四大淡水湖,是特大型水庫,歷史上是黃河、淮河的洪水走廊。新中國成立以來,洪澤湖地區(qū)各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何進一步認識洪澤湖的歷史演變及其重要作用,仁者...
在浙江杭州徑山,一片承載著禪意與茶文化的葉子,作為非遺“新秀”正飄香世界舞臺,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獨特載體。
年畫創(chuàng)作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喬麥認為,桃花塢木版年畫技藝上一定要原汁原味保留傳統(tǒng),但在內容表達上,必須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和時代性。...
正值“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人類非遺一周年,杭州將通過一系列精彩活動,講好茶故事、推廣茶文化。
扎實推進紹興目連戲的保護傳承與傳播共享,讓更多人民群眾了解、熱愛紹興目連戲。
日前,銅陵白姜種植系統(tǒng)被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
日前,歙縣古城墻下上演了一場非遺國際時裝秀。
10月27日至29日,由安徽省淮南市臺辦主辦的“2023兩岸同胞淮南非遺行”活動在淮南市舉辦,近20位臺灣同胞走進淮南,品味楚風漢韻,感受淮南文化魅力。...
近日,安徽宣城涇縣中國宣紙傳習基地驚艷亮相。該
近日,蘇州啟動《蘇式傳統(tǒng)文化蘇式面制作技藝傳承指南》地方標準編制工作,通過為“非遺”定標探索更好的活化利用路徑。...
歷史的硝煙、文化的傳承、經(jīng)濟的繁華,一座明孝陵,見證著南京這座歷史名城600年來的風雨。
金秋時節(jié)的長假,上海虹橋高鐵站人來人往,心向詩與遠方的人們在高鐵站出發(fā)層大廳先與雅致的傳統(tǒng)文化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