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壺為虛扁線壺、圓線鈕、扁柿蓋、壺身虛扁,但扁而不矮,寬而不胖,構圖為其一奇。一條圓線把壺身分為上下兩部,上部泥繪風景圖,圖色金黃,畫技出群,巧奪天工。此為二奇。壺嘴外伸,壺把...
楊寶年(1773-1861年),清乾隆年間人。楊家三兄妹,大哥楊彭年,楊寶年為二弟,兩兄弟與三妹楊鳳年,都曾為陳曼生制壺。以楊寶年署名制壺所見不多。...
楊彭年、楊寶年、楊鳳年系三兄妹,都是清嘉慶年間宜興制壺名人,與陳曼生交好,為陳曼生做壺。兄妹三人一生做壺眾多,多數(shù)鈐楊彭年印,陳曼生銘。楊彭年兄妹三人所制之壺,多采用“曼生...
陳亨芝是清嘉慶年間制壺名人,生卒不詳。目前市面上很少見到他所制的壺,因此,沒有參照物可研究。清嘉慶年間,民間有一批制壺人,所制壺都很清韻,但傳世都不多。...
國泰壺不同于一般的壺,其造型十分獨特。壺身分為四塊,在鏤空壺壁上刻滿竹葉,顯得生機勃勃。壺嘴與壺把是蒼勁的竹枝。壺蓋竹葉鏤空,亦成坡狀,上面踞一鳳凰,古有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
陳曼生(1768-1822年)名鴻壽,字子恭,號曼生。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陽知縣,是清代著名書畫家,金石家,紫砂壺藝設計家。為西泠八家之一。與宜興制壺藝人楊彭年兄妹交好,并畫十人壺式與之...
“冰心道人”即清末民初年間紫砂大師程壽珍(1858-1939年),號“冰心道人”。宜興川埠上袁村人。師從繼父邵友廷,屬邵氏制壺傳人。其子程盤根,也隨父學藝制壺。書載:“冰心道人年...
唐代詩人王維有首鳥鳴澗詩:“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此詩所敘述的夜靜山空,秋月鳥鳴的情景,充滿著詩情畫意,為歷代文人所陶醉。該壺底款為“鳥鳴山客猶...
這是把仿古小圓壺。銅鈕,壺嘴,壺蓋邊沿及壺口都包銅,花卉圖案都鑲金。彩釉圖案兩面對稱,屬典型的宮廷畫工畫法,色彩鮮艷,富麗堂皇?!吨袊鴼v代紫砂茗壺珍賞》記載:“彩繪壺是最有特...
該壺銅鈕,壺嘴、壺蓋、壺口都包銅,壺身地彩粉裝飾,手工繪畫,八仙人物生動活潑。不僅壺工精美,畫工亦精湛,珠聯(lián)璧合,乃壺中之珍品。此壺保存完好,做工精細,因冒名宮廷壺,故一般不署名,雖...
壺體小巧,光鮮;鈕扣形壺鈕,小柿形壺蓋,壺身象一只倒放的蓋碗,中有兩條豎線,使人感覺壺體變大變寬,顯得愈加完美。該壺為實用型文人壺,精細的做工,嬌巧的壺身使人倍添憐愛,久玩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