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這些好心人,幫我修繕了房屋,解決了漏雨問題,讓我安度幸福的晚年?!苯眨易〉ね絽^(qū)宜城街道谷陽村上麓組115號的蔡鳳英老人,拉著村委會工作人員肖玉柱的手,激動地連聲道謝。
今年71歲的蔡鳳英是一位低保戶,其家庭情況極為困難。蔡鳳英的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兒子患有精神障礙方面的疾病,長期住院接受治療,需要持續(xù)的照顧與醫(yī)療費用支出,她自己無任何勞動能力,僅靠政府救濟維持日常生活。
今年6月,谷陽村村委會工作人員肖玉柱在“家門口慈善”專題走訪中發(fā)現(xiàn),蔡鳳英家的房屋出現(xiàn)了漏雨問題,不僅屋頂漏雨,雨水還會順著墻壁滲透進屋內(nèi),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肖玉柱把情況及時向宜城街道和村委會作了匯報。街道慈善社工站得悉情況后,立即把蔡鳳英家房屋漏雨情況列入“家門口慈善”微幫扶清單。
街道慈善社工站派出社工,多次到蔡鳳英家進行實地勘察,對房屋漏雨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與核實。經(jīng)過預算評估,房屋修繕費用預計在1.3萬元左右。為了盡快解決問題,街道慈善社工站、民政部門與谷陽村村委會多次溝通協(xié)調(diào)。最終決定,從街道慈善救助基金賬戶中支取1萬元用于房屋修繕,剩余的費用則由街道民政部門和村里共同承擔。房屋修繕費用落實后,村委會立即組織施工隊伍,僅用了一周時間就徹底解決了房屋漏雨問題。(朱昌均 記者 朱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