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加快推進5G路網全覆蓋——
智慧高速公路,讓出行更如意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fā)展的當下,江蘇省將互聯(lián)網“密織”進道路網,催生出新的交通生態(tài)圈。以智慧公路路網建設為代表,智慧交通正用科技的力量為群眾出行提速增效。
智慧保暢,
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滬寧高速自開通以來,車流量一直在增加。目前,滬寧高速無錫段長45公里,日均車流量達15萬輛,節(jié)假日峰值流量達24萬輛,遠超設計標準11.5萬輛。
“超飽和流量常態(tài)化,導致交通事故多發(fā)、安全風險加大。”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中心副主任楊登松介紹,在道路無法進行規(guī)?;こ掏貙挼那疤嵯?,探索數字化手段疏堵保暢是唯一選擇。
“‘以快保暢’,加密救援布點,動態(tài)循環(huán)補位,提高救援時效。滬寧高速無錫段在全國首創(chuàng)主線‘救援驛站’,推動超大流量路段應急救援零距離,10分鐘到達率由36%提升至83%以上。同時建立‘一路三方’聯(lián)動救援模式,20分鐘救援現場到達率98.5%,1小時恢復暢通率近100%,應急救援時效性位居行業(yè)前列。”楊登松說,并且,在業(yè)內率先嘗試特殊情況下臨時借用應急車道,通行效率提升50%以上。
“我們還在行業(yè)內率先應用物聯(lián)網智慧錐筒,精確采集事故等信息,建成國內首個高速公路匝道智能管控系統(tǒng)。”楊登松介紹,數字化信息的快速流動既掌握了道路動態(tài),也管控了汽車通行狀態(tài)。
業(yè)內人士認為,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把傳統(tǒng)高速公路打造成智慧高速,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運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務能力。
未來已來,
智慧高速方案落地五峰山
在“精細化管控”滬寧高速無錫段的同時,江蘇推動智慧高速技術革新,建設了一批智慧高速公路應用試點,在全國率先探索智慧高速應用技術,力爭打造一批“好用、管用、實用”的智慧高速技術體系。
近日,歷時26個月的研究、設計和論證,五峰山過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線工程“未來智慧高速”方案落地。交通領域專家認為,這標志著江蘇交通新基建取得突破性成果。
專家介紹,五峰山過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線工程“未來智慧高速”,將通過“全天候安全保障、全方位出行服務、全數字運營維護、全壽命綠色建管”等一系列創(chuàng)新場景設計,確定車道級霧天行車誘導研究、車路協(xié)同技術研究與應用、基于無線探針的交通狀態(tài)識別研究等多項關鍵技術探索,建設全國首條車道級霧區(qū)行駛誘導應用高速公路。
圍繞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蔡任杰介紹:“我們正全力推進信息平臺搭建、科研成果應用、試點項目獲取等工作,深入試點互聯(lián)網技術、物聯(lián)網和新型傳感技術的應用,如建設高速公路調度云、服務云等。其中,在推進智能收費體系建設方面,通過ETC門架建設、車道改造建設、入口稱重建設、省界物理站拆除和并網聯(lián)試聯(lián)調,快速高效實現了自由流分段式計費,全方位支撐智慧高效服務。”
5G發(fā)力,
讓“聰明的車”走“聰明的路”
日前發(fā)布的《江蘇智慧高速公路應用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重大專項中提到,到2022年,滬寧高速、蘇通大橋和江陰大橋將被打造為智慧高速,通行效率提升10%、交通事故下降10%。到2025年,路段通行效率提升15%,交通事故下降20%,能初步具備貨車進行L3級別自動駕駛的行駛條件,具備路測與車輛通信交互的條件,實現更高質量智慧高速。
此次重大專項將開展8個方向的專題研究,其中包括基于“新一代通信技術智慧高速出行服務關鍵技術專題研究”。這項研究明確了5G基站布設方案,探索5G在智慧高速中的應用,保障路測設施設備數據高效傳輸,通過手機、車載ETC等精準為用戶不間斷提供交通基礎設施狀況、交通誘導、安全預警等信息。
江蘇交控總經理顧德軍表示,江蘇高速將從路網級智慧控制與調度、數字化高速深化與拓展、高速大腦探索與實踐、智慧高速產業(yè)高階融合、“聰明的路”引領與協(xié)同等5個方面發(fā)力。未來的智慧高速,將實現車端、路端、人端、云端的有效協(xié)同。
下一階段,我省還將圍繞數字驅動戰(zhàn)略,再打造一批智慧高速應用試點,再開展一批智慧應用技術研究,再推廣一批智慧數據應用服務。將全面加快推進5G路網全覆蓋,強化智慧決策能力建設,構建一批高質量、廣覆蓋、易應用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應用終端,推動江蘇成為全國領先的數字化業(yè)務應用策源地,輸出世界一流的交通管控業(yè)務操作平臺。(朱璇 梅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