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確保群眾應對低溫天氣用熱需求,各地在充分考慮氣象狀況的基礎上,落實各項供暖措施,動態(tài)調整供暖時間。這些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的務實之舉,切實回應了群眾關切,讓群眾安心更暖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入冬在即,各地要早作謀劃、制定預案,保障群眾生活用電、供暖,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倍竟┡玛P千家萬戶,是重要的民生實事。根據(jù)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季,我國北方等地區(qū)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未雨綢繆,把供暖工作做在前面,不僅是應對天氣變化的客觀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的重要內容。
做好供暖工作,既要確保供得上,也要力爭供得好。從氣溫下降時適當升溫、天氣回暖時低溫運行,到運用人工智能熱網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按用戶需求精準控溫,近年來,不少地方在精準供暖上下功夫、在智能化改造上做文章。這既有利于節(jié)能降耗、減少浪費,也能為群眾提供更舒適的室內溫度。從這個角度而言,下足繡花功夫,做好精細化管理,讓供暖更精準,同樣是“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的題中應有之義。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31日 01 版)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