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河道護坡平臺檢測主要針對南淝河市區(qū)(合作化路橋-阜陽路橋)左右岸8.6公里的河道平臺護坡及擋墻,檢測還用上了地質雷達法,對已發(fā)生變形損壞或存在穩(wěn)定安全的的重點檢查段提供維修改造數(shù)據(jù)。
主城區(qū)防洪標準將達到百年一遇
記者還從市排管辦了解到,為了提高今年主城區(qū)水系的防汛能力,南淝河防洪完善工程(一期)項目將先實施南淝河中下游段(長江路-當涂路),堤防總長度約8.6公里,其中有5.3公里的堤防需要進行改造。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招標,將趕在汛期到來前實施。
本次工程的主要治理目標為形成南淝河中下游防洪封閉堤圈,使合肥市主城區(qū)防洪標準切實達到百年一遇;完善河道蓄水功能,打造綠色岸線、清潔河道、生態(tài)廊道。
其中,長江路-蕪湖路段的河道左右岸均要增高;東大街-蕪湖路段考慮抬高人行步道,同時在這里設置可拆卸花盆,種植藤蔓類植物、仿木花箱及坐凳,新增路燈等設施;蕪湖路-南一環(huán)段沿岸邊和巢湖路分級設置擋墻,實現(xiàn)防汛要求。
謀劃引入地下深層調蓄系統(tǒng)
未來,為了更好地應對城市快速發(fā)展帶來的排水需求,合肥還有望引入深層調蓄管道系統(tǒng)。
深層調蓄管道是指埋設在深層地下空間的大型、特大型排水管道,通常適用于內澇易發(fā)、人口密集、地下管線復雜、現(xiàn)有排水系統(tǒng)改造難度較高的地區(qū)。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巴黎、倫敦、芝加哥、新加坡等城市,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國內目前只有少數(shù)城市在規(guī)劃建設。
去年,上海就規(guī)劃在蘇州河下開建地下深層蓄排水系統(tǒng),計劃三年建成。整個工程的距離是15公里左右,最深處可達地下60多米,主要功能就是“錯峰調蓄”。一旦出現(xiàn)強降雨,降水一時過于集中排不掉,就利用口徑達8至10米的大蓄水管道進行調蓄,等峰值過去,再通過河流污水管道排放出去。這樣一來,就可以提升周邊地區(qū)強降雨的防御能力。
為進一步拉高標桿,適應長三角國際化城市群副中心建設要求,合肥市也謀劃著把城市排水深層調蓄規(guī)劃及方案研究工作提上日程,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因水制宜、因地制宜的治水方略,爭取為提高排水防澇水平做好技術儲備。
呂濤 合肥晚報 合肥都市網(wǎng)記者 吳奇
推薦閱讀:合肥路邊停車可刷“合肥通” 只要幾秒鐘即能輕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