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來,京口區(qū)象山街道關工委發(fā)動企業(yè)和愛心人士籌集助學款15萬元,資助困境學子216人次。這些受助的學生聽黨話、跟黨走,自強不息、積極上進。有一名身殘志堅的學生,在2022年江蘇省殘運會上獲得標槍冠軍;有一名學生在專升本的基礎上考上了碩士研究生……
這些受助的困境學生,在藍天下健康成長。而這一切,離不開象山街道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姚家駒的努力和奉獻。多年來,姚家駒堅持用心用情關愛困境學子,只有付出、不圖回報,深受困境學生和家長尊敬。2019年一2023年,他連續(xù)榮獲京口區(qū)青少年暑期活動策劃先進個人,其中,2022年,他還獲評京口區(qū)關心下一代工作優(yōu)秀個人。姚家駒常說:“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我們關工人的初心?!?o:p>
多方奔走,為未成年人維權
2019年年末的一天,一位老人頂著凜冽的寒風,來到象山街道關工委求助。老人稱自己的兒子病故后兒媳改嫁,留下孫女與他們一起生活,但現(xiàn)在其母不愿意承擔改嫁前與老人簽訂的給女兒撫育費的承諾。老人與老伴均已過古稀之年,且都患有多種慢性病,生活僅靠每月的養(yǎng)老金維持,比較困難。眼看15歲的孫女就要上高中,深感生活壓力加重,無法承受。
姚家駒細心傾聽了老人的訴求,安慰老人:“我們會關注此事,維護您孫女的合法權益?!彪S后,姚家駒迅速趕赴老人所在社區(qū)了解情況,得知老人反映的情況屬實,第二天他就騎著電動車到京口法院諫壁法庭,以象山街道關工委的名義,反映了老人訴說的情況,并向法官咨詢救濟路徑。在民間調解不成的情況下,法官支持老人及孫女走司法訴訟程序。2020年4月,經(jīng)法官、姚家駒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多次調解,其母答應每月給女兒800元生活費,此事得到了圓滿解決。老人非常感激姚家駒:“想不到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街道關工委站出來幫我說話、支持我,為我孫女維權。關工委還真能辦成事,太感謝您了。”
籌集資金,資助困境學子求學
姚家駒經(jīng)常采取逐戶上門進行家訪的形式,通過看、聽,了解困境學生的真實情況。有一次,為了了解一個困難學生家庭情況,他不辭辛苦,騎車到遠離市區(qū)10多公里外的西麓村。當他親眼看到該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家庭生活的艱苦后,暗下決心要盡自己所能去籌集一些助學資金,幫助其消除后顧之憂。
經(jīng)過姚家駒多方努力、協(xié)調,終于得到一些愛心企業(yè)和人士的支持,特別是藍舶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銀行鎮(zhèn)江分行2家單位,分別同意每年拿出1萬元和8000元的資金資助貧困學生,并打造了在京口區(qū)有較大影響力的“象山藍舶科技金秋助學”和“蘇州銀行鎮(zhèn)江分行象山育苗行動”兩個助學品牌。這兩個品牌每年可資助18名困難學生,資助每人1000元助學金。
除了幫助困難學生得到經(jīng)濟上的資助外,姚家駒更關心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他經(jīng)常找受助學生談話,鼓勵他們好好學習,要以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社會;另一方面,他定期與受助學生的班主任老師交流,了解學生在校的成績和表現(xiàn),并及時反饋給資助方,讓愛心企業(yè)感受到這份大愛的價值。
傾情關愛,助力特殊兒童成長
姚家駒關心的困難孩子中,有個王同學,他的父親、祖父先后去世多年,母親因患腦部疾病長期住院。2023年8月,家中又出現(xiàn)重大變故,與其一起生活的祖母突發(fā)腦出血不能自理,六年級的王同學不僅要上學,還要服侍祖母,感到前途渺茫而選擇輟學。
面對這個特殊兒童,姚家駒積極與民政部門和社區(qū)協(xié)調,將其祖母送到養(yǎng)老院生活,將王同學安置到市社會福利中心,并且與王同學所在學校聯(lián)系讓他復學。姚家駒到福利中心看望王同學,做他思想工作,讓他去復學。在姚家駒的鼓勵下,王同學重新回到學校,繼續(xù)完成他的學習之旅。如今的王同學長高了,也長胖了,充滿陽光,與之前相比判若兩人……(通訊員 吉梅 記者 林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