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地馬拉松賽事中出現(xiàn)的不文明現(xiàn)象登上熱搜,引發(fā)網友熱議。一場本該展現(xiàn)城市活力與體育精神的盛會,卻因個別選手的不文明行為淪為輿論笑柄。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體育賽事中的不文明現(xiàn)象屢屢成為關注焦點,馬拉松賽事組織者應當深刻汲取教訓,引以為戒。一場馬拉松賽事能否成功舉辦,不僅考驗著主辦方的組織能力和賽事服務能力,還有賴于每一位參賽者的規(guī)則意識和文明理念。
去年的“遷馬”賽道上,跑者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賽道外,觀賽市民熱情加油,志愿者服務周到,相關部門保障有力,良好的參賽體驗,文明有禮的競賽氛圍,讓“遷馬”火熱“出圈”,影響力和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新一年的“遷馬”又將開跑,文明的好傳統(tǒng)也應在賽道內外繼續(xù)保持。
當跑者踏上“遷馬”賽道,他們不僅代表個人,還代表著挑戰(zhàn)自我、超越極限、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體育競技從不是單純的體能較量,刷新PB(Personal Best)也不只體現(xiàn)在完賽時間的數(shù)字上。在奧運賽場上,選手領獎前都會整理衣冠,這是對體育精神的敬畏。馬拉松賽道上,同樣需要這份莊重的儀式感。系緊鞋帶前,請系好文明的“鞋帶”;沖過終點線后,請守好文明的底線。
當每位跑者都能像愛護自家客廳般維護賽道環(huán)境,當觀賽者熱情為選手送上歡呼和掌聲,馬拉松才能真正成為城市的精神跑道。畢竟,我們奔跑的姿態(tài),不僅決定比賽的成績,還雕刻著城市和體育賽事的文明基因。(祁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