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12時,上海徐家匯以38.2℃的氣溫沖上該時段全國氣溫排行榜第一;12時21分,徐家匯最高溫上升至38.4℃。這意味著,上海氣溫已連續(xù)兩日“霸榜”:7月4日的12至13時時段,上海徐家匯也登頂全國2418個國家級氣象站觀測點的高溫冠軍,上海浦東位列第六。
剛剛出梅,又迎酷熱,除了體感不適,也對健康提出了挑戰(zhàn)。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走訪本市醫(yī)療機構,門急診相關專家為高溫季的就診帶來建議。
急診:熱射病之外,謹防血壓波動等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虹口院區(qū),急救車送至醫(yī)院的患者已經較前些日子有了小幅增長,“平時大概20多輛,今天已經超過30輛了?!奔痹\危重病科(北)副主任馮軼給出下午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心血管疾病患者為主,有心律失常、心梗的,也有部分高血壓、腦血管疾病患者?!弊蛉?,醫(yī)院就收治了兩名四五十歲的胸痛患者,好在送醫(yī)及時,均未有生命危險。
一些患者感到疑惑:平日里血壓一直還算正常,為何近期有波動?“氣溫變化容易引發(fā)血壓波動、情緒煩躁,尤其是原本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加之天熱容易攝入更多有糖分的水果、飲料等,需要做好慢病的持續(xù)監(jiān)測,心率、血壓如果有明顯變化時,如血壓較往日超過10至20mmHg,應該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藥物劑量,切莫在家自行加量、減量。及時發(fā)現(xiàn)一些‘不尋?!?,能有效避免一些更嚴重的后果。”
除此之外,高溫天的發(fā)熱患者也有明顯增多,大多因感染引起,如食用變質食物引起的胃腸道疾病等。但其中最為嚴重的,仍屬熱射病?!捌鋵嵣现苣┚陀幸幻伤茻嵘洳〉幕颊弑凰蛠磲t(yī)院?!瘪T軼說,老舊小區(qū)居民、老年人、戶外工作者,是最容易出現(xiàn)熱射病的群體。“老年人的溫度感知能力下調,不愛開空調的更多?!彼忉專瑹嵘洳∨c普通的發(fā)熱有明顯不同體征,“如果體溫超過40.5℃,且伴有意識不清、抽搐等,送至醫(yī)院后我們會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發(fā)熱前有沒有出汗等進行初步判斷。普通的感染發(fā)熱患者通常不會到達40℃以上的體溫,因此如果體溫特別高,一定要警惕。”
馮軼建議,高溫天首先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減少極端情況的日曬;如果老年人因基礎病等確實不適合在空調環(huán)境內,則必須做到室內空氣對流,如果獨居,應保證日常電話詢問,避免獨自在家中昏迷等危險情況;超過38.5℃時,就應盡快就醫(yī),切勿抱著“發(fā)燒應該多蓋點被子捂汗”的錯誤理念,以免耽誤救治。
為做好熱射病患者的救治工作,目前,市一醫(yī)院已經在急診區(qū)域備足降溫設備,如冰塊、冰帽、降溫毯、大風力電扇、冰鹽水等。“大廳內我們是控溫23℃的環(huán)境,但熱射病患者需要特別處理。希望市民朋友們能健康度過炎夏時節(jié),保持良好作息與心態(tài)?!?/p>
門診:擇期手術多,炎夏特殊癥狀需注意
而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急診接診數(shù)量雖然未有大幅變化,門診卻迎來了“小高峰”。暑假來臨,泌尿外科、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眼科、皮膚科等科室都迎來了一批進行擇期診治、手術的患兒?!皟和瘜Ω邷氐哪褪苄暂^老年人高,同時哮喘等常見呼吸道疾病也并非夏日高發(fā),就診量反而有所下降。近日以來,還是以吃壞肚子、貪涼的常見病診治為主。”門急診辦公室副主任鄔宇芬介紹,以皮膚科為例,六月第一周的門診量1585人次、手術量26人次;而七月第一周的門診量達2009人次、手術量71人次。眼科的本周門診增量30%,達2909人次;手術增量15%、達50人次。
到了高溫季節(jié),濕度大、出汗多,不少家長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是兒童瘙癢。其中,特應性皮炎(AD)就是一種兒童皮膚門診常見的、以濕疹樣損害為表現(xiàn)的慢性瘙癢性皮膚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多數(shù)AD患兒皮損和非皮損處都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因此減少皮膚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幫助改善癥狀。
“沐浴露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錦上添花,如去除痂皮、皮膚刺激物、某些過敏原、細菌及其代謝產物等,但也有沐浴產品會對孩子的表皮屏障產生破壞。”皮膚科醫(yī)師萬朋杰建議,避免使用堿性肥皂,可選擇弱酸性沐浴露,或含有保濕成分的抗菌沐浴露。
她還特別提到,暑期也是不少孩子的“玩水季”,但泳池水中含有次氯酸鈉消毒成分,對本來已經屏障功能受損的AD肌膚是一種刺激。為此,建議進入游泳池前,先涂抹一次潤膚劑,游泳完畢,一定要將身上含有次氯酸鈉成分的泳池水沖洗干凈,擦干后涂抹潤膚劑,穿全棉衣物,在家中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涼爽。
眼科主任劉紅帶來建議,“高溫天孩子在家,勿忘控制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長,同時保障休息和營養(yǎng)補給。家長也不要等到孩子說‘看不清了’,或有看不清的癥狀才帶其前往醫(yī)院檢查,角膜塑形鏡(OK鏡)、離焦軟鏡、功能性框架鏡、0.01%阿托品滴眼液等都是近視防控和治療手段,但無論使用哪種手段,都必須經過兒童眼科醫(yī)師的精準評估后才能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