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的揚子江,流淌著六朝風韻;
靜靜的駟馬河,訴說著塵封往事。
浦口,這片充滿靈性的土地,見證了歷史的風云變幻,孕育了現(xiàn)代的人文藝術,催生了當代的美麗風情。
走進南京浦口橋林街道的“草圣書鄉(xiāng)”,書香墨氣撲面而來。這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美麗鄉(xiāng)村,便是書法巨匠林散之的故鄉(xiāng)。
時光荏苒,一代“草圣”與墨結緣的一生,在此鐫刻成書,供人們?nèi)シ喥纷x。
烏江:浦口書畫之源
浦口自古墨香濃郁,有“書法之鄉(xiāng)”的美譽。
2008年,浦口區(qū)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民間文化(書法)藝術之鄉(xiāng),而烏江正是浦口書畫的發(fā)源地,徐兢、張孝祥、張即之、范培開、林散之等書法大家均來自烏江。
“千年古鎮(zhèn),西楚烏江。”烏江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為八百里皖江第一鎮(zhèn)。走進古鎮(zhèn)烏江可以看到,宛如一條白練的駟馬河深情地環(huán)繞著烏江鎮(zhèn),河的北面是江蘇烏江鎮(zhèn),河的南面是安徽烏江鎮(zhèn)。
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歷史風云在這里散去,烏江從此名聞天下。各路壯士豪杰、文人墨客,前來懷古追思,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為這片土地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只不過,浦口區(qū)烏江鎮(zhèn)與現(xiàn)安徽省和縣烏江鎮(zhèn)原屬一地,后因行政因素分裂至今。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上,文化名人層出不窮,尤以書法為甚。
而真正把浦口推向“中華當代書法第一高地”的位置,是因為當代“草圣”林散之生于斯,長于斯,為浦口增添了一段不朽的書壇佳話。
林散之:“詩書畫三絕”的大家
時間溯至上個世紀70年代,隨著中日文化交流頻繁,林散之草書引起日本書道界的關注。書道團體來華訪問,都以能拜會林散之為榮。就連日本當代書壇泰斗青山杉雨見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后,當場便行鞠躬之禮,并敬題“草圣遺法在此翁”為贈,一時傳為佳話,林散之名聲大震,“當代草圣”之美譽也由此傳開。
提起林散之,人們都知道是“草圣”。其實,林散之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造詣極深,有“詩書畫三絕”之譽。
林散之從小勤奮習書,已頗具功力與文人氣息。他十六歲時寫柳公權《玄秘塔》,其結體秀峭、用筆瘦硬,對他后來個性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調(diào)。之后不斷博采眾長、兼融并取,以宋之米芾、元之趙孟頫、明之王覺斯、董思白等,皆力學之,終其一生,不斷苦心鉆研。
書畫同源是一家,林散之青年時曾投奔畫師張青甫,練習工筆人物畫,后又師從國畫大師黃賓虹,學習山水畫,掌握了筆力的技法,領略到墨彩的精髓。因此,林散之的字巧妙地糅進了一些中國山水畫中的技法意趣,與眾不同。
歲月功深化境初。年滿花甲的林散之一念頓悟,竟然發(fā)現(xiàn),原來時光倥傯三百載,中國草書無大家。幾十年沉淀,化作余生追尋的尾力。林散之巧妙運用繪畫中的多種墨法,專攻草書,開創(chuàng)了草書藝術的新天地。
林散之的草書一如其人,“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被稱為“林體”?!吨腥沼颜x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代表作,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全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
訪“金陵書法第一村”
南臨長江,北枕老山,與南京主城隔江相望,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造就了“草圣書鄉(xiāng)”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
斯人雖歸去,草圣美名揚。如今,林散之在浦口區(qū)橋林街道的故居和傳世墨寶,通過草圣書鄉(xiāng)美麗鄉(xiāng)村這一項目加以保護和利用,是落實生態(tài)保護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創(chuàng)新舉措,譜寫了鄉(xiāng)村振興新篇章。
正如林散之長子林筱之所說,“草圣書鄉(xiāng)”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富集,文化魅力獨特,進一步發(fā)揚光大了林散之先生的藝術成果。
在這個美麗鄉(xiāng)村之中,設有散之文化區(qū)、鄉(xiāng)村風情區(qū)、藝術體驗區(qū)、親子游樂區(qū)、商業(yè)休閑區(qū)五大功能區(qū)。
散之文化區(qū),無疑是以林散之文化為核心。建筑整體風格別出心裁,直接對標法國畫家莫奈故居、英國作家莎士比亞故居,對原有的林散之故居房屋進行修舊式改造,讓人眼前一亮。
林散之故居有別于過去單純的作品展陳,引入故事線,充分利用現(xiàn)有建筑物的空間將室內(nèi)裝修提升改造,以“三絕名世,一生墨緣”為主題,分為六大組團,各組團間融入相關故事線,從多角度展現(xiàn)林老詩書畫的無雙技藝和與墨結緣的一生。
林散之故居立于山林之間。山上多竹,四季常青,象征著林散之先生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品格和不畏冰霜雨雪的風骨。步入館內(nèi),便有翠綠的墨池映入眼簾,似有墨香陣陣撲鼻,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書圣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將一池清水變成墨水的故事。自古至今,文學大師的成就之路都是相通的,使人心生許多感慨。
更不用提館內(nèi)林老的墨寶,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皆引人注目,即使外行看熱鬧的,也能感受到書法的遒勁和飄逸。
草圣書鄉(xiāng)開放至今,吸引了海內(nèi)外眾多的藝術家、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前來觀光旅游,成為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弘揚書法藝術的重要渠道。國內(nèi)外書畫界人士在此交流經(jīng)驗,切磋技藝,被譽為“金陵書法第一村”。
“草圣書鄉(xiāng)”:藝術追求無止境
撫今思昔,正因有如此深厚的歷史文化的積淀,才造就了如今的詩畫浦口。
從2016年開始,浦口國資集團聚力打造草圣書鄉(xiāng),緊緊圍繞草書藝術這一主題,銜接名人資源,讓這個鄉(xiāng)村因文化更美麗。
如今,草圣書鄉(xiāng)已蛻變成為集藝術交流和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書畫研學產(chǎn)業(yè)基地,全國各地的藝術愛好者紛至沓來,在此開啟新的藝術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草圣書鄉(xiāng)”不僅是美麗藝術鄉(xiāng)村度假地,更是全家人的樂園。
其中,重點打造的林散之藝術交流中心、“喜閱童畫”親子書店、“羽之國”無動力樂園等項目,通過將整體環(huán)境打造、書法文化底蘊與親子引流項目相融合,為游客帶來更豐富的旅游體驗。
景區(qū)還建有迷你型藝術小劇場,新穎別致的藝術大道,電影、戲劇、音樂……藝術的千姿百態(tài)在這里呈現(xiàn)。聲色光影,在這里定格;世間鏡像,在這里上演。
藝術源于生活,無論你來自哪里,從事什么行業(yè),在“草圣書鄉(xiāng)”,這里的藝術氛圍一定會讓你產(chǎn)生共鳴,讓你愛上藝術,愛上生活,成為“會生活的藝術家”和“懂藝術的生活家”。(南京浦口國資集團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