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民政局堅持“以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在持續(xù)規(guī)范公開的基礎上,積極謀劃、主動創(chuàng)新,找準關鍵點,打好組合拳,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向縱深拓展,讓公開成為自覺、讓透明成為常態(tài)。
樹立一種導向。堅持以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為導向,調整完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局辦公室作為牽頭科室,安排1人專職負責日常組織協調工作,各科室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具體落實,確保信息公開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細化到點。對信息公開進行源頭認定,科室制發(fā)的每一份文件標明信息公開選項,對重要政策文件做到“辦結即發(fā)”,方便群眾第一時間知曉。
夯實兩個基礎。堅持把加快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作為年度政務公開重點工作,項目化推進、模板化實施,全面提升“兩化”工作水平。開展全市民政系統(tǒng)基層政務公開提升行動,制定基層政務公開提升行動任務清單,指導各區(qū)縣民政局及時發(fā)布“社會救助”“養(yǎng)老服務”領域標準指引、公開目錄及最新工作進展。對照全省民政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事項目錄,梳理我市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目錄清單,明確更新內容、頻次和責任科室,做好與基層政務公開專欄有效銜接。2024年以來,重點領域共發(fā)布信息81條。深入推進村務公開標準化建設,歙縣,黟縣,屯溪區(qū),休寧全面開展村務公開標準化建設試點工作,全市687個村均按規(guī)定分黨務、政務、村務、服務四個方面進行公開,并在小微權力一點通平臺進行線上公開,接受群眾監(jiān)督。
做優(yōu)三大載體。統(tǒng)籌運用局門戶網站、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政務新媒體三個平臺,打造全媒體、立體化公開渠道和為民服務“窗口”。一是用好門戶網站。以信息發(fā)布、解讀回應、互動交流為重點,不斷優(yōu)化欄目設置,充分發(fā)揮信息公開主渠道效應。2024年以來,通過局門戶網站公開各類信息3813條,召開新聞發(fā)布會1次,參與政風行風熱線2次。二是借力“12345”熱線。對接件訴求及時作出詳細答復,并積極宣傳民政民生政策,提高群眾對民政政策的知曉率。2024年共辦結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轉派工單26件。三是打造新媒體賬號。優(yōu)化“黃山市民政局”微博、微信公眾號內容發(fā)布,與門戶網站實現互聯互通,完善留言、評論功能。2024年以來,微博微信共計發(fā)布信息310條,回復微博、微信后臺留言評論13次。
完善四項機制。一是決策公開機制。明確要求對于涉及面廣、與民生關系密切、社會關注度高的重要事項,必須在會前廣泛征求意見,意見收集、采納情況要形成有關材料一并交辦公室,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以公開出思路、促落實。二是信息發(fā)布機制。嚴格信息發(fā)布審查,堅持“三審三校”制度,信息編撰者、科室負責人、分管領導對發(fā)布的信息進行審核校對,確保內容準確、數據可靠。三是依申請公開辦理機制。規(guī)范依申請公開答復程序,提高答復精準度。2024年共辦結信息公開申請2件,按時回復率達到100%。四是整改督辦機制。針對省、市政務公開檢查反饋問題及我局政務公開日常檢查存在問題,建立整改臺賬,明確專人負責督辦,確保盤點銷號。針對抽查到的問題,舉一反三,查缺補漏,提高發(fā)布質量。2024年1-5季度反饋問題均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