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上海市教委主辦、楊浦區(qū)教育局承辦、楊浦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和上海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協(xié)辦的“2022上海國際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營”在多個線上平臺以全球直播的方式開營。
未來2周內,營員們和志愿者將于云端學漢語、品美食、交朋友,線下分別完成豐富有趣的作品,感受當代中國蓬勃發(fā)展的朝氣和活力。
十余年來,上海國際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營已發(fā)展成為一項重要中外人文交流活動,成功舉辦十二屆,共有來自37個國家41個國際友好城市的1287名師生參與其中,培養(yǎng)了一批知華、友華學生;有近60所全市學校的510名中學生參與夏令營活動,并擔任志愿者。
受全球疫情影響,今年的夏令營邀請了來自芬蘭、印尼、南非、埃及、墨西哥、韓國、日本、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11個國家駐上??傤I事館官員和辦事處代表以及相關教育局代表、中學校長、教師、志愿者學生,與來自16個國家17個友好城市的144名外國營員學生一起,通過線上連線方式共同開啟這一國際友城青少年的交流盛會。
據悉,今年項目設計團隊根據項目目標及線上交流特點,盤整優(yōu)化課程交流資源,全方位、多場景、高標準地對課程和活動進行重新設計和升級。
從優(yōu)化課程內容、美化教學環(huán)境、繪制精美海報,到制作材料清單、多輪彩排調試、拍攝課程視頻,365天不間斷連續(xù)準備、200余節(jié)課程、1萬多分鐘視頻、2萬多張原創(chuàng)攝影圖片打造夏令營平臺資源庫。
依托夏令營平臺資源庫建設,完善集影、音、圖、文于一體的友城夏令營數字化平臺,打造中外青少年交流“蓄水池”,構建直觀生動、活潑有趣、喜聞樂見的營修內容,為講好上海故事,傳播中華文化提供硬核數據支撐。
夏令營線上平臺將展現上海人文風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漢語學習、論壇交流、直播互動等內容,為營員們量身打造多板塊、序列化、組合式課程。
夏令營所設“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驗”系列課程,例如中華茶文化、剪紙文化和藝體文化等,營員可以親身參與和體驗,制作文化作品,與本國相同文化進行比較,積極交流不同文化在各國不同的發(fā)展變化,以及對當代生活以及人們觀念所產生的影響;所設“漢語課和滬語課”旨在拓展?jié)h語言交際范疇,提高營員對于中國社會日常交際用語認識和掌握,提升文化交流與表達能力;所設“云游系列課程”,包含云游上海、云游高校、云游上海人家等,旨在加深學員對上海人文風貌和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認識和理解,并能夠針對相關領域開展深入調研、查閱資料、完善認知。
為促進夏令營線上交流無障礙、友誼不打折,活動采取“一對一”結伴營修模式,組織上海中學生志愿者與友城營員結伴參加夏令營課程交流學習。
上海十個區(qū)近40所學校的160名上海中學生志愿者服務于16個國家17個友城的144名青少年,他們來自芬蘭埃斯波市、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市、西班牙巴塞羅那市、荷蘭鹿特丹市、愛爾蘭科克市、俄羅斯圣彼得堡市、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州、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埃及亞歷山大省、日本橫濱市、日本長崎縣、韓國釜山市、泰國清邁府、印尼雅加達首都特區(qū)、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等。
通過全天候參加各類線上活動,克服時差共同完成學習交流,實現思想溝通、情感交流和長效聯絡。
同時,充分調研、挖掘和培養(yǎng)志愿者興趣特長、組織能力和交往能力,組建學生導演團隊、新聞團隊、主持人團隊和信息技術團隊,確保夏令營各項活動順利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