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墻繪前觀賞,仿佛“走進”畫中。董國靖 攝
碑亭巷“民國印記”墻繪下周落成
21幅繪畫再現(xiàn)民國時期南京的市井生活董婉愉
最近,有心的市民發(fā)現(xiàn),在長江路東北面的碑亭巷近百米墻體上,出現(xiàn)了一組由21幅墻繪組成的民國生活長卷,畫面細膩生動,講述百年前南京的市井生活。
墻繪展現(xiàn)百年前老南京生活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這組“碑亭印記”位于碑亭巷,墻體長約近百米,墻繪高度在2.7米左右。墻繪記錄了百年前的“光華照相館”、“勤豐卷煙廠”、“芷江理發(fā)店”等歷史印記,也將流動的報童、貨郎擔商販、賣冰棍小販等老南京的風土人情都呈現(xiàn)出來,市民一不小心就會“走進”畫中。
一位市民駐足畫前良久舍不得離開。“很古香古色,比起一般的宣傳或科普畫面,感覺里面有人有故事,所以大家都會看上很久。”一位住在附近的上了年紀的居民說,幾個畫家最近在墻體上創(chuàng)作時,他就和很多附近居民天天站在旁邊看,當看到小報童、拉黃包車的、郵差等靈動的人物出現(xiàn)時,他仿佛看到了南京城的歷史,看到百年前普通人的生活。
經(jīng)得起風雨,但怕人為損壞
該組墻繪的設計師蔡海防告訴記者,為在墻面上重現(xiàn)老南京民國時的風貌,他們先在設計圖紙上繪制了7米左右的手繪長卷,悉數(shù)展現(xiàn)了墻體上將要展示的內(nèi)容。擔任設計的菩提星景觀工程設計公司負責人朱振興介紹,由于技術十分成熟,碑亭巷民國印記在水彩中糅合了水墨,在戶外自然條件下,同樣的色彩可以保存三五年不成問題。“我們最擔心的就是人為損壞,墻繪不怕風雨侵蝕。”
“作為長江路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工程的第一步,碑亭巷民國印記是我們對老舊街巷另類整治出新的開始。”玄武區(qū)旅游局負責人說,長江路周邊承載了太多民國時期的民間歷史文化百態(tài),一些老街巷的墻體恰恰是寶貴的文化載體,應該充分利用起來。
記者了解到,“碑亭印記”風情墻繪下周將全部完工,最后將以壁畫卷軸形式展現(xiàn)在市民面前,玄武區(qū)旅游局希望這面復古墻繪帶給市民不一樣的懷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