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jié),南大學生李攀又給自己掙了一大筆生活費。他利用寒假在老家湖北十堰的火車站附近擺起了地攤,賣起了水果、餅干和瓜子,自力更生賺取生活費。他擺攤的視頻在揚子晚報新媒體平臺發(fā)布后,引來了一片點贊之聲。
大學生春節(jié)擺地攤賺取生活費
這段名為《勵志!大學生寒假回家擺地攤賣果子》的視頻,拍攝的是湖北十堰火車站周邊熱熱鬧鬧的年貨置辦場景。撥開里三層外三層的顧客人群,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戴眼鏡的斯文男生在擺地攤賣東西。水果、餅干、瓜子等物件,男生稱重、裝袋都十分熟練,完全是擺攤的行家模樣。網(wǎng)友也贊他是“勵志小哥”。
記者聯(lián)系上了視頻中的主人公、南京大學大四學生李攀。他告訴記者,這不是自己第一次利用假期自力更生賺取生活費了。“我的初中同學的父母有擺攤的資質(zhì),他們在十堰火車站這里擺攤多年了。我這次和同學擺攤占用的區(qū)域,就是同學父母擺攤區(qū)域的一部分。每天早上六七點就開始擺攤了,晚上十點多才收攤。”
整個春節(jié)都在擺攤,李攀還總結出了賣東西的訣竅,“比如說路人一停在攤邊,就把袋子遞給他,這樣會增加他買東西的欲望。如果不夠整數(shù)的就勸人家多買一點。要利用好消費者心理,都是擺攤的前輩和自己總結出來的。”十堰是李攀的老家,火車站附近有很多的小攤販,“大家都認識的,和我一起擺攤的是我初中同學。初中同學他爸是長期擺攤的,他們有供應商。晚上很多擺攤的都回去了,同學媽媽會睡在街上看著東西。”
整個假期,李攀給自己掙了一大筆生活費,“我正在算賬呢,一天能賣一萬元的東西,看看總共能賺多少錢。”賺錢是開心的,但小伙子也有著自己的“煩惱”:“腿疼,一天站下來,腿是真的疼。”
家境貧寒,他的生活費都靠自己賺
接受記者采訪時,李攀絲毫不避諱自己家境貧寒。李攀來自十堰農(nóng)村,“我的父母都是打工的,工資收入低,工作很辛苦。選擇假期自己賺生活費,主要是我覺得父母掙錢太辛苦了。”品學兼優(yōu)的李攀考上了名校南京大學,除了學校給他的生活補助外,李攀每個假期都會辟出一定的時間來打工。他和記者算了算,“大一寒假,我在南京新街口一家餐廳當服務員,為客人介紹菜品、傳菜、打掃衛(wèi)生等等,一個月掙個兩千多塊錢。不管臟活累活,我都干,擦地我總是很積極的。從大二暑假開始,因為在媒體實習,會有補貼,加上自己因為實習得到的鍛煉,不再靠出體力掙錢,通過運行新媒體,在外兼職等等,可以獲得一些收入。爸媽身體一直都不好,妹妹要讀書,我得掙錢養(yǎng)活自己,也照顧好妹妹。”
李攀表示,打工的生活不僅僅是掙錢,“我深切地體會到生活的艱難。打工的辛苦也使我明白讀書機會有多么的難得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