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訊 昨天,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獲悉,從本月起,南京市調整養(yǎng)老服務補貼標準,調整后的補貼標準依據老年人的照護等級確定,由服務時數及人次構成,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yǎng)老服務。
早在2003年,南京市鼓樓區(qū)在全國率先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與社會養(yǎng)老機構合作,“心貼心”等養(yǎng)老組織免費為孤寡、獨居老人和困難老人家庭提供照應起居、買菜做飯、清洗衣被、打掃居室、陪同看病等生活照料服務。這一做法已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鋪開。
今年,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再次加大。按照調整要求,從本月開始,為經濟困難的半失能、失能老人購買居家照護服務,購買標準分別由去年的300元/月和40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和700元/月。
目前,南京市老年人口數量已突破130萬,家庭結構小型化與空巢化加劇,空巢、獨居老人至少超過15萬人。這次調整,特別“對全市75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安裝緊急呼叫終端給予補助”,對這類老人是個福音。
2014年,南京市在鼓樓、秦淮、建鄴、雨花臺區(qū)進行智能化養(yǎng)老試點,利用智能腕表等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居家服務。當時主要對城鎮(zhèn)“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人員等“五類”老人進行推廣,基本服務費由政府買單,受到老人歡迎。
按照調整要求,從今年5月1日起,全市所有75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都能享受安裝緊急呼叫終端給予補助。老人根據本人意愿安裝和使用,個人按照經費標準的40%支付,其余經費由政府補助。政府補助的經費市、區(qū)各承擔50%。
此外,南京市將床位維護補貼(房租補貼)、護理補貼、綜合保險補貼等“三項補貼”合并為綜合運營補貼。從本月開始,根據養(yǎng)老機構收住本市戶籍半失能、失能老人人數,基準運營補貼分別按每人每月160元、240元的標準發(fā)放,其中收住對象為本市戶籍低保“雙失”(失能、失智)老人的,按每人每月400元標準發(f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