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中俯瞰,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造型如同一艘巨型船只,融入風帆元素,??吭谌秊彻胚\河畔。16日上午,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正式開館,揚帆起航。
活動中,有關方面和文藝界人士向博物館捐贈了百米長卷美術精品《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中國畫《揚州勝跡圖》、書法長卷《運河頌》、刻紙百米長卷《大運河》、斧劈石盆景《京杭大運河》以及《大運河文化數(shù)字資源庫》等展品資料,視頻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以及大運河沿線省市、世界運河城市支持館藏情況,并播放了祝賀博物館建成開放的視頻。
在隨后舉行的大運河文化發(fā)展論壇上,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設計者張錦秋和北京大學歷史地理與古地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運河志》核心專家李孝聰,分別圍繞大運河文化保護與利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設計、鑒古知今以今憶往作了主旨發(fā)言。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總面積約7.9萬平方米,由張錦秋團隊設計,新唐風的建筑融合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美,分為展館、內庭院、館前廣場、大運塔和今月橋5個部分,是國內首座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社會教育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綜合性運河主題博物館,展覽通過基本陳列和各專題展示了大運河的千年底蘊、時代價值、當代形象。截至目前,該館已征集到從春秋至當代反映運河主題的古籍文獻、書畫、碑刻、陶瓷器、金屬器、雜項等各類文物展品1萬多件(套),并設置“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2個基本陳列和“運河上的舟楫”“世界運河與運河城市”等9個專題展覽,堪稱一部大運河“百科全書”。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由南京博物院負責布展和運營,雖是從零藏品起步的新館,展陳卻頗有看頭。“我們力求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展現(xiàn)大運河歷史文化,彰顯大運河的千年底蘊、時代價值、當代形象。”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說。
大運河是流淌的、活態(tài)的文化遺產,博物館也十分注重活化表達和活態(tài)傳承。在720度全景展廳中,觀眾可沉浸式觀看8分鐘的“河之戀”體驗展;在“運河上的舟楫”專題展中,觀眾可登上一艘長約21米、桅桿高15米的“沙飛船”,模擬坐船揚帆遠行,感受兩岸的繁華盛景;在青少年主題的展覽空間中,觀眾可以玩一場運河版“密室逃脫”——“大明都水監(jiān)之運河迷蹤”……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認為,博物館不僅是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務單位,也是旅游目的地,“在未來的1到2年內,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年游客參觀量有望達到150萬人次,爭取將其打造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和5A級風景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