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5月25日訊 鹽城景山小學二(1)班年僅8歲的女童黃詩茜為了救父,主動捐髓,用她的勇敢與孝心詮釋了血濃于水的親情。昨天上午,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經過5個多小時,黃詩茜完成了第二次的造血干細胞采集,25日還將采集一次。黃詩茜捐獻的“生命種子”——造血干細胞,從23日起分次移植到她父親黃海濱的體內。
今年1月,36歲的黃海濱被確診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5型),必須要進行骨髓移植,否則生命將延續(xù)不長。由于中華骨髓庫沒能找到與他配型相符的志愿者,院方建議其從近親屬中尋找合適的捐獻對象。經過配型,只有女兒的基因點配對率基本符合移植條件。
“知道爸爸得病后,聽說只有我才能救爸爸時,我哭了好久好久。不是因為我害怕,而是覺得爸爸最愛我,只有我才能挽回他的生命,醫(yī)生讓我做什么都愿意。”黃詩茜說,“早就聽媽媽說過,爸爸很細心,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尿布爸爸每次都堅持用開水燙,從小到大都是跟著爸爸一起睡。我要什么,爸爸從來都沒有拒絕過。”
父親在無菌艙內化療,黃詩茜天天去探望他并鼓氣加油。16日是黃海濱此次化療的第四天,也是他36歲的生日。黃詩茜和媽媽邵小翠、姑姑等特地買了一個生日蛋糕來到醫(yī)院。在無菌艙窗內,黃海濱隔著玻璃看著女兒為他點蠟燭、吹蠟燭,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由于父女倆的體重相差將近一倍,干細胞采集多了小詩茜受不了,采集少了又不夠她爸爸的身體所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三天分三次采集干細胞,進行了移植。”負責黃海濱父女移植手術的唐曉文醫(yī)生說。黃詩茜才8歲,身體還處于發(fā)育期,這么小的孩子捐獻造血干細胞,會不會對健康不利?合不合法?對此,醫(yī)生回應:請大家盡可放心,迄今該院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還沒有一例出現(xiàn)過問題。另外,黃海濱和黃詩茜之間屬于親緣關系,且自愿捐獻,是絕對合法的,沒有年齡限制。
23日,第一次采集時,盡管大家對黃詩茜做足了思想工作,埋管前預先打上麻藥,可巨大的恐懼和鉆心的疼痛還是讓她大哭起來。“女兒是我的心頭肉,當時就像割我的肉一般。”24日下午,在黃詩茜完成第二次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后,邵小翠說,“現(xiàn)在詩茜除了感覺到肚餓、腿酸、發(fā)困外,其他感覺均好。”
目前,黃詩茜捐髓救父、真情反哺的舉動,在鹽城這座充滿愛心的城市里演變成一場持續(xù)不斷的“愛心接力”,市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救助這個面臨經濟困難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