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麗
當時加他QQ好友時我是帶著愧疚心情的,想著通過這種方式把積壓在自己心中多年的“疙瘩”慢慢解開。
第一次聊天,他發(fā)來第一句話:“你現(xiàn)在怎么樣?變了嗎?”這樣的問話多少讓我有些惆悵。我說:“沒有變,身材胖瘦性格脾氣都沒有變。”之后,是彼此長長的沉默,而我的手有些發(fā)抖,不是自己多愁善感,是因為多年來積聚的情感在這一剎那被打開時有些不知所措。
后來,為了打破這種沉默,也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說:“那次同學聚會,你沒有去,真的沒有想到咱們同學會在分別十二年后再次相聚。”他說:“是啊,我很遺憾,尤其像我這樣愛熱鬧的人,錯過真的就錯過了。”他不提“錯過”這兩個字,我還沒事,一提,我的心忽然就“咯噔”一下,想著他是不是在有意提醒我。這個詞,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我給他寫的畢業(yè)贈言上,當時我從《讀者》上看到了一句話:“走過,路過,別錯過。”也是帶著賣弄才華的心理,順手就把它搬來了,當然也希望他珍惜大學時光。我在畢業(yè)時只給大家留了一個家里電話,也因此,父親成了我關系網(wǎng)的監(jiān)視人,而他就是我父親監(jiān)視的第一個人。
他想聯(lián)系我,一次又一次地打電話,問我的通信地址,而我的父親,在第三次接到他的電話后,以家長慣有的思維方式開始對他形成了警惕,所以,在多方了解他后,斷然地阻擋了他。到底是怎么阻擋的,到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總之,以后他再也沒有打過電話。
而這樣的過程也是在我要結婚的時候,從一個女同學那里知道的,知道他一直在等我,知道他在遭到我父親拒絕后還想聽一句我的解釋,即使不答應,也應該直接告訴他,何苦要這么折磨他,讓他四年來等的卻是一場空。
當時,我有一種想哭的沖動,不是遺憾,不是后悔,而是愧疚,也是這樣的感覺,讓我有了想要找他解釋的沖動,但是,他已經(jīng)去了南方,換了電話,一直到同學分別十二年之后的聚會上,我才知道了他的QQ。
第一次,我們沒有聊太多,但是最后我說,現(xiàn)在通訊方便了,有網(wǎng)絡了,有手機了,不像咱們剛畢業(yè)那會兒,通訊不發(fā)達,聯(lián)系起來不方便。他“嗯”了一下,像是戳到了他的痛點,但是我就是想告訴他,當初如果有手機,有QQ,我肯定不會“傷害”他。
后來,再一次的聊天,我們便再也沒有提及往事,我想他可能明白了,所以,我們的聊天內(nèi)容就擴散到了工作生活等其他方面,從中我也知道他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公司,再往后,他開始給我看他家里的豪華裝飾,看他的豪車和飛來飛去的工作狀態(tài),還有他一家人的幸福。
然而,看著看著,我開始覺得他太高調(diào)了,便減少了和他聊天的次數(shù),然而當他又一次向我炫耀他的國外之旅問我什么感覺時,我的心里突然就明白了他的意圖,他是想讓我后悔。
我淡淡一笑,將我寫的一篇文章鏈接給他,那里有最真實的我,然后,我便下了線,從此,即使他再Q(mào)我,我亦是不理,道不同,不相為謀,再后來,我們重新回到了陌生人狀態(tài),我想,該解釋的都已經(jīng)解釋了,彼此失去的都已經(jīng)找回了,何必再戀戰(zhàn),且他如此的低俗手段也足以讓我心安,當然,我更慶幸命運對我的安排。